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下列案例中哪一项成立犯罪未遂?( )(2004年卷二第4题)
下列案例中哪一项成立犯罪未遂?( )(2004年卷二第4题)
admin
2017-03-01
30
问题
下列案例中哪一项成立犯罪未遂?( )(2004年卷二第4题)
选项
A、甲对胡某实施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但胡某觉得甲穷困潦倒,实在可怜,就给其3000元钱。甲得款后离开现场
B、乙为了杀死刘桌,持枪尾随刘某,行至偏僻处时,乙向刘某开了一枪,没有打中;在还可以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乙害怕受刑罚处罚,没有继续开枪
C、丙绑架赵某,并要求其亲属交付100万元。在提出勒索要求后。丙害怕受刑罚处罚,将赵某释放
D、丁抓住妇女李某的手腕,欲绑架李某然后出卖。李为脱身,便假装说:“我有性病,不会有人要。”丁信以为真,于是垂头丧气地离开现场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未遂与中止的区别。
A选项,得财结果与诈骗行为之间无因果关系,不能认定为既遂,已着手被人识破是犯罪未遂。
B选项,属“停止重复性性侵害行为”的情形,按通说是犯罪中止。
C选项,绑架罪的既遂标准是控制人身。该犯罪已经成立犯罪的既遂,在此之后放弃对被害人控制的,不影响犯罪既遂的成立,但是可以在量刑上予以考虑。
D选项,丁为了出卖妇女而实施了绑架行为,抓住了被害人的手腕,但尚未控制被害人的人身自由,犯罪还没有既遂。由于本罪是拐卖罪,既遂标准为控制住人身,而不是卖出,有性病也可以控制住人身拐卖既遂,李某声称自己有性病这一情节,并不足以阻止丁的拐卖妇女罪既遂。故属行为人主观上认为可以实施到底而自愿放弃,系犯罪中止。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k2y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甲公司向德国乙公司出口一批农产品,货物在2005年10月12日发运,但随后乙公司即表示因为其周转遇到困难将无力购买该批货物。中国公司于是将在途货物转卖给德国的丙公司,双方在2005年10月15日签订合同,货物于10月20日抵达乙公司指定的港口。依《联合
甲、乙均为《解决国家和他国公民间投资争端公约》缔约国。甲国A公司拟将与乙的争端提交根据该公约成立的解决国际投资争端中心。对此,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下列有关世界贸易组织的国民待遇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一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规定通过信用证支付方式支付货物款项。开证行开出以卖方为受益人的信用证,卖方在发运货物之后,买方失去了支付能力。依UCP600的规定,有关该汇票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哪项?()
世界贸易组织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没有对服务贸易下定义,而是规定了服务贸易的几种方式,下列哪项属于《服务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方式中的商业存在?()
WTO的一成员甲对另一成员乙的产品采取保障措施,双方随即进行了磋商,但没有就解决办法达成一致,成员乙向WTO争端解决机构(DSB)申请成立专家小组。专家小组对案件进行了审理并作出了报告,但成员甲对专家组报告不服,又向DSB的上诉机构提出上诉。DSB最后通过
意大利乙公司向中国甲公司购买大米,双方约定CIF价格条件,经中国商品检验局检验,该批货物达到合同所规定的品质,由中国“星云”轮负责运输。但当货物到达目的港时,发现大米生虫,致使该批货物失去商销性。乙公司对该批大米再次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该批大米本身没有问题,
下列情况中,律师事务所的哪一或哪些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
甲乙两国于1996年签订投资保护条约,该条约至今有效。2004年甲国政府依本国立法机于2003年通过的一项法律取消了乙国公民在甲国的某些投资优惠,而这些优惠恰恰是甲国按照前述条约应给予乙国公民的。针对甲国的上述做法,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
下列行为中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是:()
随机试题
胃痛的治疗,主要是
[2000年第075题]我国特大城市的道路,按交通速度差异分为:
“十一五”规划提出,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大力提高()。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
背景资料:某公路隧道长24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夹层防水层设计为塑料防水板。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导致该段两次冒顶、塌方。问题
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均衡的?
()是商业银行由于某债务人因种种原因无法按原有合同履约,决定对其原有贷款结构进行调整,重新安排,重新组织的过程。
在采用随机模式控制现金持有量时,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有()。
下列各项中,属于消费型增值税特征的是()。
1999年9月,赵某因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罚执行3年后,赵某于2002年10月1日被假释。因游手好闲,赵某在经济上一直很拮据。2005年8月初的一天,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赵某将钱某的儿子绑架至自己的亲戚孙某家里。赵某自感文化水平低:便请粗通文墨的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