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试述《学记》关于教育教学原则的主张。
试述《学记》关于教育教学原则的主张。
admin
2021-09-10
54
问题
试述《学记》关于教育教学原则的主张。
选项
答案
《学记》在综合诸子百家教育、教学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教育教学的原则。 (1)教学相长。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教与学是紧密联系的,互相促进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这段话深刻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这里主要是从教师的角度提出的,要求教师在教人的过程中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从而推动自身素养的不断发展。后人则把教学相长进一步引申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要相互促进。无论作本义还是引申义的理解,对于有效教学的实现都是有启发意义的。 (2)尊师重道。《学记》明确提出了“师严而后道尊”的思想。一方面,《学记》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又说“师严然而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另一方面,又对教育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道德修养,又要熟练掌握教育、教育理论和技能技巧。 (3)藏息相辅。《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课外练习是正课学习的继续和补充,可以深化课内学习的内容,又可使学习有张有弛,让学生既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又感受到教师、同学的可亲可爱,最后达到虽离开师友而信仰不易的目的。 (4)启发诱导。《学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启发教学思想,进一步概括了如何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宝贵经验,指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就是说教学的关键是要使学生明了,既注重引导,又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既督促勉励,又不强制压抑;既能打开学生思路,又不提供现成答案。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5)豫时孙摩。《学记》总结了长期教育、教学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概括出“教之所由兴”和“教之所由废”的重要规律。“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而后禁,则扦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6)长善救失。孔子曾经提出过“改过迁善”的思想,偏重于强调在道德教育中要善于克服自己的缺点,学习他人的长处。《学记》则把这一思想发展为教育和教学的一项比较普遍的原则。“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指出学生学习中存在四种缺点,即或贪多务得,或片面狭窄,或把学习看成很容易而浮皮潦草,或把学习看成很难而止步不前。这些缺点在每个人身上表现不同,产生的原因也各异,教师要学会具体分析,全面掌握并采取针对措施,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k60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学311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教育学311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教育学的理论发展完全基于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大理论。
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和天主教教育,三者的根本差异在于()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期间所创立的道尔顿制的基本原则是()。(2010年)
对于先秦儒家学者所概括出的五种人伦关系,董仲舒最为强调的三种是()。(2009年)
某研究者欲考察教师对学生期望值的高低与师生关系之间的相关性,他每天用一小时的时间去教室随机观察师生互动行为,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记录观察结果。这种观察是()
下列引语最符合孔子关于教育对象主张的是()。
书院和科举的关系。
教育实验研究变量的类型及其关系。
随机试题
试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
A、卡维地洛B、普萘洛尔C、甲基多巴D、硝普钠E、呱乙啶α受体阻断药是
入汤剂宜布包煎的药物是入汤剂宜烊化的药物是
早期牙周炎病损期炎症细胞浸润约占结缔组织体积的
半夏和天南星除燥湿祛痰的功效外还可以()。
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的,应当自营业执照被吊销之日起()日内,向原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备案号”栏应填()。“运输方式”栏应填()。
目前在进出口业务中所采用的结算方式中,属于逆汇法的有()。
幼儿游戏是多种多样的,按照游戏的目的性分类,可分为()。
教育(2016年陕西师大、2015年华中师大、2014/2016年北京师大、2011年南京师大)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