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如图所示,在“嫦娥”探月工程中,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飞船在半径为4R的圆型轨道Ⅰ上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时,再次点火进入近月轨道Ⅲ绕月做圆周运动,则( )。 ①飞船在轨道Ⅲ的运行速率
如图所示,在“嫦娥”探月工程中,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飞船在半径为4R的圆型轨道Ⅰ上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时,再次点火进入近月轨道Ⅲ绕月做圆周运动,则( )。 ①飞船在轨道Ⅲ的运行速率
admin
2017-12-19
61
问题
如图所示,在“嫦娥”探月工程中,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0
。飞船在半径为4R的圆型轨道Ⅰ上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时,再次点火进入近月轨道Ⅲ绕月做圆周运动,则( )。
①飞船在轨道Ⅲ的运行速率大于
②飞船在轨道Ⅰ上运行速率小于在轨道Ⅱ上B处的速率
③飞船在轨道Ⅰ上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Ⅱ上B处重力加速度
④飞船在轨道Ⅰ、轨道Ⅲ上运行的周期之比有T
Ⅰ
:T
Ⅲ
=4:1
选项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设月球与飞船质量分别为M、m,飞船绕月运动速度为v,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m/R
2
=mv
2
/R,又因为GM=g
0
R
2
,解得:v=
,①错误。由GMm/r
2
=mv
2
/r得v=
,r越小v越大,g=GM/r
2
,r越大,重力加速度越小,②③正确;周期T=2π
,飞船在轨道Ⅰ、轨道Ⅲ上运行的周期之比为8:1,④错误。故选B。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kNbq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物理题库教师公开招聘分类
0
中学物理
教师公开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温家宝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增长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的宗旨是()。
某市居民用水终端销售价格由3.70元/立方米调整为4.00元/立方米,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优惠利率政策促进农业发展。该政策效应的传导路径是()。①贷款利率下降②农业投资增加③农业生产水平提高④农业贷款增加
加快技术创新,建立创新型企业正成为我国多企业发展的方向。这主要是因为()。①企业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增加商品价值量②企业技术创新可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使企业获得较高利润③技术作为生产要素,通过商品化可以获得收益④技术创新有利于企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认为,“具有效用的商品,其交换价值是从两个源泉得来的,一个是它们的稀缺性,另一个是获取时所必需的劳动量”。这段话中与商品价格相关的因素有()。
材料一:我国第三代核电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同年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量子通信、中微子振荡、高温铁基超导等基础研究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航海探测等项目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材料二:目前,我国许多关键部
某厂家率先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厂在同一时间内()。
哲学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事后诸葛亮”,但他一旦产生又可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者,成为“事前诸葛亮”。哲学要成为“事前和事后诸葛亮”需要()。①正确反映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变化与发展②在具体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总结和升华③如实
如图所示,在a、b试管内加入的DNA都含有30对碱基,4个试管内都有产物生成。请回答:d试管中加入的酶比a试管加入的酶多了______。
下图W、X、Y、Z分别表示洋葱表皮的四个相邻细胞,它们之间的吸水关系如图所示。请问这四个细胞中细胞液浓度最低的是()。
随机试题
为了提高定位基准的精度,在立式车床上通常采用四个以上等高块来实现平面定位。()
A.溶液型气雾剂B.乳剂型气雾剂C.喷雾剂D.混悬型气雾剂E.吸入粉雾剂二相气雾剂
A.益气固表止汗B.益气健脾,固冲摄血C.温肾暖脾,固肠止泻D.涩肠止泻,温中补虚E.益气固表,敛阴止汗
在秋冬时节采收的叶类药材是()
下列纳税人可以直接向税务机关申请领购发票的是( )。
由于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匹配不合理而导致的金融风险是()。
某公司为了扩大规模购置新的资产,拟以每股10元的价格增发普通股100万股,发行费用率为10%,本年支付每股股利0.5元,假定股利的固定年增长率为5%,则发行新股的资本成本为()。
企业组织机构可分为()层次。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在下列地区中,该谚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
已知,则()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