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每每遭受诟病,针对行政机体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出台运行后,也未能逃脱“下有对策”的花样翻新。如在“三公”问题上,借用各种“培训费”“差旅费”,最后却成了“农家乐里洗桑拿”“矿泉水装茅台”“红塔山盒里藏熊猫”。又如还有的地方以

admin2017-04-21  24

问题 中国式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每每遭受诟病,针对行政机体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出台运行后,也未能逃脱“下有对策”的花样翻新。如在“三公”问题上,借用各种“培训费”“差旅费”,最后却成了“农家乐里洗桑拿”“矿泉水装茅台”“红塔山盒里藏熊猫”。又如还有的地方以“下乡或抢险专用车”名义购豪华越野车,实际是地方领导的第二部公车。上述“对策”无疑会让“八项规定”大打折扣,其严重的后果在于对公众的权益和政府公信力的戕害。
请结合上述材料,从政策制定的角度,谈谈对类似“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看法。(篇幅为250一300字)

选项

答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不止发生在“八项规定”上,现实当中,很多政策,如上面说的“三公”消费问题,都被象征性、“走过场”式地执行了,本质上没有做出实质改变。“下有对策”问题频繁发生,背后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是政策执行监督不到位。“下有对策”意味着公共政策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难以实现其预期目标,而公众若无法从自身利益出发去对政策进行监督。“对策”就容易成为地方执行者的利己工具。说到底,这还是一个如何将权力关进笼子里的老难题。其二,无论是遏制“三公消费”、环评还是拆迁等问题,地方之所以可以“下有对策”的一个共性原因就在于“上有政策”过于宽泛,没有从执行细节上做足文章。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kREe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