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刑法》第38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性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归还的,是挪用公款罪…… 试分析挪用公款罪的构成特征。
《刑法》第38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性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归还的,是挪用公款罪…… 试分析挪用公款罪的构成特征。
admin
2013-05-13
70
问题
《刑法》第38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性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归还的,是挪用公款罪……
试分析挪用公款罪的构成特征。
选项
答案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特征如下: (1)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国家财经管理制度以及公款使用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所谓利用职务之便,是指利用主管、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便利。可以构成犯罪的挪用公款行为,有以下三种不同情况:①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②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③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以归个人使用为目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kcJ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宪法指示规范,下列说法不能成立的是
我国的立法体制是()。
简述我国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2012法简31)
以下法律概念中属于事实概念的是()。
下列关于南京国民政府法律制度主要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下列关于法官和检察官的职业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情形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是()。
法律关系的客体
试论一般侵权行为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某私人诊所在外义诊,护士甲当着众人的面,大骂患者乙“白痴”,则甲侵犯了乙的()。
随机试题
以下有关基金管理人的合规文化表述错误的是()。
下列不属于“山药蛋派”的是()
下列关于有因行为和无因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气态卤化氢中,分子偶极矩变小的顺序为()。
当会计单位实现了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的电算化后,该单位全部会计工作就实现了电算化。()
关于个人汽车消费贷款的有关规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未满()周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学自行车。
下列关于唐宋八大家的说法,正确的有()。
书是作者思想表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形式,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________作者的原意,大不可________,也不能妄加猜测,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作者之上,把自己的价值观带入阅读之中,而是要设身处地地站在作者的角度去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
Accordingtotheauthor,______.Inparagraphtwo,"beingthesameonthewavelength"means______.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