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投射法,也称投射测试,在心理学上的解释,是指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或特征等,不自觉地反映于外界的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具体说来,就是让被试者通过一定的媒介,建立起自己的想象世界,在无拘束的情景中,显露出其个性特征的一种个性测试方法。
投射法,也称投射测试,在心理学上的解释,是指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或特征等,不自觉地反映于外界的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具体说来,就是让被试者通过一定的媒介,建立起自己的想象世界,在无拘束的情景中,显露出其个性特征的一种个性测试方法。
admin
2011-02-17
93
问题
投射法,也称投射测试,在心理学上的解释,是指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或特征等,不自觉地反映于外界的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具体说来,就是让被试者通过一定的媒介,建立起自己的想象世界,在无拘束的情景中,显露出其个性特征的一种个性测试方法。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投射法的是( )。
选项
A、给被试者呈现一个故事的开头,让他任意来编故事的结尾,通过其回答和反应来了解其个性
B、通过升学考试中语文试卷的作文内容,来了解不同考生的思想特征
C、对拟测量的个性特征编制若干考题,让被试者逐项给出书面答案,依据其答案来衡量评价某项个性特征
D、浩明最近郁郁寡欢,班主任通过与浩明亲近的几个同学的谈话,了解到浩明最近是失恋了,从而分析浩明现在处于一种回避的心理状态
答案
A
解析
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不自觉地反映”和“在无拘束的情景中”来解题。A项中通过让被试者编故事的方式,来间接地反映其内心特征,属于投射法;B项中的升学考试不可能是“无拘无束的情景”,故予以排除;C项中是直接测量其个性特征的,不可能是“不自觉地反应”,也予以排除;D项中了解浩明的心理状态并不是通过其本人来实现的,显然不符合投射法的要求。故本题正确答案是A。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kpSe777K
0
西藏
行测
地方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夏日雷雨过后,人们会感到空气特别清新。其主要原因是()。
请根据下文回答41-45题:美国最新出版的《科学》杂志报告说,过去200年中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和制造水泥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被海洋吸收了近一半。温室气体被认为会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由化石燃料燃烧和其它产业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温
近年来,不少公司竟相开发“训练大脑”的游戏软件,市面上已有几十种益智游戏软件。尽管这类软件说明书写得五花八门,但涉及其功能时不外乎强调两点:“增强诸如注意力、记忆力和信息处理速度等大脑功能”;“减缓大脑随年龄增长而不可避免的智能下降的速度”。几乎所有的这类
远程电力传输一般采用50-100万伏的高电压,其主要原因是()。
“男女”和“阴阳”似乎指的是同一种区分标准,但实际上,“男人和女人”区分人的性别特征,“阴柔和阳刚”区分人的行为特征。按照“男女”的性别特征,正常人分为两个不重叠的部分;按照“阴阳”的行为特征,正常人分为两个重叠部分。以下各项都符合题干的含义,除了
A、 B、 C、 D、 B各图形分别由1,2,3,4部分组成。选项中只有B为5部分。
A、 B、 C、 D、 B内部相对大的圆形的个数分别为1、2、3、2、(1),小圆的个数分别为3、2、1、2、(3),并且图形每顺时针旋转90×数量发生一次变化,依此规律,B是正确选项。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的行为。下列行为属于职务侵罪的是()。
A、 B、 C、 D、 C观察第一组图形,第1个图形中的两个小图形逆时针移动一格、其他两格添加两个一样的小图形得到第2个图形;第2个图形中小图形逆时针移动一格得到第3个图形;同理,第二组图形有同样规律。所以选
阅读短文,完成96—100题。人体免疫细胞能发现并杀死被感染的细胞而不伤害健康的细胞,其机理一直困惑着人们。科学家最近初步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原来被感染的细胞能发出信号向免疫细胞求救。美国马里兰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最近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
随机试题
对人身的直接强制执行,主要是()处罚的执行。
诊断小儿结核病主要询问哪"三史"
公路隧道为Ⅱ级围岩,采用复合式衬砌,其二次衬砌设计按()。
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比较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可以看出在第二次T业革命中,德国的页献突出,其主要原因是()。
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是()。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面前,而你在低头看手机。”这句网友的笑谈,无疑将现实生活中一个庞大而容易被忽视的群体一一“手机奴”,形容得__________。当科技日趋进步、手机功能日渐强大时,我们似乎在不知不觉中遭受裹挟,又在眨眼间心甘情愿地追逐更强大的“
甲和乙意图置常某于死地,甲持匕首向常某刺去,常某急忙躲闪,匕首刺中了乙,乙流血过多死亡。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YouneedtoinstallWindows2000Professionalonanewcomputerinyournetwork.Youusethesetupmanagerwizardtoconfigurea
HowtoUsetheInternettoLearnaLanguage?Internethasmadecommunicationandlearningalanguagemuchmoreaccessible.Tom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