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医学
患者,男,30岁,哮喘发作已3天,口服氨茶碱、吸入丙酸倍氯松气雾剂无效而来诊,体检,患者神志恍惚,紫绀,有奇脉,两肺满布哮鸣音,HR120次/分,对该患者的紧急处理方法是( )(2011年)
患者,男,30岁,哮喘发作已3天,口服氨茶碱、吸入丙酸倍氯松气雾剂无效而来诊,体检,患者神志恍惚,紫绀,有奇脉,两肺满布哮鸣音,HR120次/分,对该患者的紧急处理方法是( )(2011年)
admin
2013-03-28
38
问题
患者,男,30岁,哮喘发作已3天,口服氨茶碱、吸入丙酸倍氯松气雾剂无效而来诊,体检,患者神志恍惚,紫绀,有奇脉,两肺满布哮鸣音,HR120次/分,对该患者的紧急处理方法是( )(2011年)
选项
A、静脉推注氨茶碱并检测血药浓度
B、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和β
2
-受体激动剂
C、大量补液、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D、静脉推注抗生素和支气管舒张剂
答案
C
解析
根据HR大于120次/分和有奇脉诊断是重度发作。
1.轻度:每日定时吸入糖皮质激素(200~500μgBDP),出现症状时吸入短效β
2
受体激动剂,可间断吸入。效果不佳时可加用口服β
2
受体激动剂控释片或小量茶碱控释片(200mμ/d),或加用抗胆碱药如异丙托溴胺气雾剂吸入。
2.中度:吸入剂量一般为每日500一1000μgBDP;规则吸入β
2
激动剂或联合抗胆碱药吸入或口服长效β
2
受体激动剂。亦可加用口服LT颉颃剂,若不能缓解,可持续雾化吸入β
2
受体激动剂(或联合用抗胆碱药吸入),或口服糖皮质激素(<60mg/d)。必要时可用氨茶碱静脉注射。
3.重度至危重度:持续雾化吸入β
2
受体激动剂,或合并抗胆碱药;或静脉滴注氨茶碱或沙丁胺醇。加用口服LT颉颃剂。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如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或甲泼尼龙或地塞米松。待病情得到控制和缓解后(一般3~5天),改为口服给药。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当pH值<7.20时,且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时,应活当补碱;可给予氧疗,如病情恶化缺氧不能纠正时,进行无创通气或插管机械通气。若并发气胸,在胸腔引流气体下仍可机械通气。此外应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kvA3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西医综合题库考研分类
0
西医综合
考研
相关试题推荐
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发生窒息的原因主要为
女,55岁。5年前在右下前颈部触及花生米大小的肿块,无痛,近来讲话声音嘶哑,无心悸等症状。查体:右甲状腺触及约2.5cm大小结节,随吞咽活动,左甲状腺未触及结节。右侧中颈部可触及肿大淋巴结,约2cm×2cm×1.5cm大小。B超示右甲状腺单发结节,内有强光
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床边常规放置气管切开包是为了预防
轻度支气管哮喘发作早期的血气变化为
男性,53岁,3年前开始有心慌,心悸,气促,近日症状加重伴乏力,双下肢水肿。体查:血压110/80mmHg,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15次/分,心房颤动,A:SM2/6反流样杂音,双肺呼吸音稍粗,无明显于、湿性哕音,颈静脉怒张,肝肋下2cm,双下肢水肿(+)
利多卡因用于局部浸润麻醉或神经阻滞时,成人一次限量为
男,25岁,半小时前被他人用刀刺伤左前胸。咳血痰,呼吸困难。体检:血压100/70mmHg,p110次/分,R24次/分。左前胸伤口约3cm,少量活动性出血,随呼吸有气体进出伤口的响声,局部皮下轻度气肿。对患者的急救措施是
A.Bassini法疝修补术B.Halsted法疝修补术C.McVay法疝修补术D.Shouldice法疝修补术将精索置于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腱膜之间
A.潮气量B.肺活量C.时间肺活量D.通气/血流比值E.肺扩散容量(1989年,1992年)测定肺通气功能的较好指标是
在凝血过程中能起自我催化作用的是()(1989年)
随机试题
安全阀上游的截断阀宜选用全通径球阀。()
会发生早反应的组织是
早期胃癌的定义为()
在以下订立合同过程中的行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有()。
岗位工作量调查是计算岗位工作负荷系数、确定岗位职数的重要工作。计算岗位工作负荷系数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秦汉时期设立的国家音乐机构是()。
《动物园的故事》是()戏剧。
在理论上可以将超媒体技术(Hypermedia)分成三个层次,即【 】、逻辑层和物理层。
吴编辑在一部Word书稿中定义并应用了符合本出版社排版要求的各级标题的标准样式,希望以该标准样式替换掉其他书稿的同名样式,最优的操作方法是()
SolarequipmentSinceabout1800,nearthebeginningoftheIndustrialRevolution,coal,petroleum,andgashavebeenusedat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