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间接正犯又称为间接实行犯,是指利用他人为道具而实施犯罪的实行行为,利用者通过支配被利用者的工具行为实现自己的犯罪意图,利用者与被利用者不构成共同犯罪,它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利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犯罪;二是利用他人过失或不知情的行为犯罪。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
间接正犯又称为间接实行犯,是指利用他人为道具而实施犯罪的实行行为,利用者通过支配被利用者的工具行为实现自己的犯罪意图,利用者与被利用者不构成共同犯罪,它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利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犯罪;二是利用他人过失或不知情的行为犯罪。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
admin
2021-12-09
54
问题
间接正犯又称为间接实行犯,是指利用他人为道具而实施犯罪的实行行为,利用者通过支配被利用者的工具行为实现自己的犯罪意图,利用者与被利用者不构成共同犯罪,它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利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犯罪;二是利用他人过失或不知情的行为犯罪。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甲的行为属于间接正犯的是( )。
选项
A、甲挑唆乙与丙的关系,致使乙一怒之下将丙打成重伤,甲、乙、丙均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
B、甲教唆精神病人乙用刀砍伤与其素有仇怨的丙,甲、丙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乙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C、甲派员工乙殴打一直欠钱不还的丙,并允诺给其好处,乙随后将丙打伤。甲、乙、丙均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
D、甲让自己尚未成年的孩子乙诬告丙,未想到乙捏造的事实正是丙客观存在的事实,甲、丙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乙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答案
B
解析
找关键信息。①利用他人为道具而实施犯罪的实行行为;②利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犯罪;③利用他人过失或不知情的行为犯罪。辨析选项。A项:甲挑唆乙与丙,使得乙打丙,乙是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且乙是在知情的情况下,甲的行为不符合“利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犯罪”或“利用他人过失或不知情的行为犯罪”。不符合定义;B项:甲教唆乙砍丙,符合“利用他人为道具而实施犯罪”,精神病人乙是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符合“利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犯罪”,符合定义;C项:甲派员工乙打丙,乙是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且乙是在知情的情况下,甲的行为不符合“利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犯罪”或”利用他人过失或不知情的行为犯罪”,不符合定义;D项:甲让孩子乙诬告丙,孩子乙确实是无刑事责任能力人,但捏造的事实正是客观存在的,不属于犯罪,不符合“利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犯罪”,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B选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lD6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行测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行测
国家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的民族自治区与我国的特别行政区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
严某在商场购买了一个电热水瓶,使用过程中电热水瓶爆炸,将严某3岁的儿子炸伤。经鉴定,该热水瓶为劣质产品。严某欲采取维权行为,亲友们提出的下列建议缺乏法律依据的是()。
从我国对外贸易来看,如果人民币升值,将直接导致我国出口商品丧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同工同酬”体现的原则是: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时,对待中农采取的态度是()。
绿色GDP,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简单地讲,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扣,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关于绿色GDP,下列说
由于某化肥厂长期排污,该地域内两个村庄几年来多人患有罕见的严重疾病,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王某潜入某工厂仓库盗窃,将仓库货物(价值2万元)扔到院墙外,准备一会儿翻墙出去再捡,偶尔经过此处的刘某发现该货物无人看管,遂将其拿走,据为己有。10分钟后,王某来到院墙外,发现货物已无踪影。对王某、刘某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甲与乙共谋盗窃汽车,甲将盗车所需的钥匙交给乙。但甲后来向乙表明放弃犯罪之意,让乙还州钥匙。乙对甲说:“你等几分钟,我用你的钥匙配制一把钥匙后再还给你”,甲要回了自己原来提供的钥匙。后乙利用自己配制的钥匙盗窃了汽车(价值5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
随机试题
A、pH值测定法B、高效液相色谱C、热分析法D、电泳法E、X-射线衍射法根据电池电动势变化测出离子浓度
我国遴选OTC药物的基本原则是
常用血液保存液ACD和CPD中的D指
下述各类药物不属于佐药范畴的是
能区分咯血和呕血的主要依据是
男性,50岁,突起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血压25.3/13.3kPa(190/100mmHg)。该患者的最佳治疗药物是()
某政府办公大楼项目对社会招标,招标文件中限定外省的投标人需与本省工程承包单位组成联合体方可参加竞标,此举违背了招投标活动的()。
每种事物都有它的价值,就像我们无法比较木器、玉器、瓷器哪种更珍贵一样。只要孩子身心健康,按照自身条件打造人生,那就应该由他去;家长强行扭转,按照自己的思路、甚至按照社会上的高薪标准去设计他,出来的顶多是批量生产的优质商品,虽然也会有升值空间,但绝不会是“稀
艾萨克.牛顿(IsaacNewton,1643~1727)爵士,【11】皇家学会会长,【12】著名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13】》《光学》等著作。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14】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
A、很快乐B、很忙碌C、不宽裕D、不规律C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