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古称“井渠”。新疆的坎儿井主要分布在吐鲁番盆地、哈密和禾垒地区,尤以吐鲁番地区最多,计有千余条,如果连接起来,长达5000千米,所以有人称之为“地下运河”。“坎儿”即井穴,是当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古称“井渠”。新疆的坎儿井主要分布在吐鲁番盆地、哈密和禾垒地区,尤以吐鲁番地区最多,计有千余条,如果连接起来,长达5000千米,所以有人称之为“地下运河”。“坎儿”即井穴,是当地
admin
2012-11-19
88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古称“井渠”。新疆的坎儿井主要分布在吐鲁番盆地、哈密和禾垒地区,尤以吐鲁番地区最多,计有千余条,如果连接起来,长达5000千米,所以有人称之为“地下运河”。“坎儿”即井穴,是当地人民吸收内地“井渠法”创造的,它是把盆地丰富的地下潜流水,通过人工开凿的地下渠道,引上地表灌溉使用。坎儿井由立井、暗渠、明渠三个部分组成。
使用“坎儿井”进行灌溉有何好处?
选项
答案
“坎儿井”能有效避免水在自流过程大量蒸发,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lS7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地理题库教师公开招聘分类
0
中学地理
教师公开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凡.高是________世纪________(国家)的画家,作品有________等。
在中国绘画理论中,把绘画作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是上中下三品。
写出几个我国现存早期的画论著述。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美术创造能力和树立健康审美观念的重要时期。
我国古代《画品》一书中,提出了“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其作者是()。
以下是某老师关于《戏曲与美术——变“脸”》这节美术课的教学片段:【片段1】教师播放川剧《变脸》视频片段,营造情境,带领学生走进中国戏曲文化。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一个人能变出这么多不同脸谱的原因,由此引出本节课主题——脸谱。【片段2】①脸谱的色彩游戏
小李从小就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教师。在师范大学,她刻苦学习,成绩优秀。毕业后,她参加了某市的教师招聘,但在面试考核过程中,由于她极度渴望有完美的表现,结果事与愿违没有发挥应有的水平,导致面试失利,这个结果让她的同学们很诧异,她自己也无法接受:问题:请运
举例说明秦汉时期雕塑的不同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的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
__________是指物体的一个角与画者相对;__________是指物体的一个面与画者相对。
随机试题
王老师所教的班有这样两位学生:学生甲在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时,常因缺乏信心而患得患失、犹豫不决、顾虑重重,长时间处于内心冲突状态;学生乙在采取和执行决定中,往往只有三分钟的热情,一旦遇到困难或挫折便垂头丧气,望而却步,半途而废。问题:甲和乙两位
患儿,女,1岁,生后3个月起青紫渐加重,活动后气急,查体:生长发育明显落后,口唇、鼻尖、耳垂、指、趾青紫明显,伴杵状指(趾),胸骨左缘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心音减弱。该患儿应该采取的体位是
中国法院就一家中国公司和一家瑞士公司之间的技术转让纠纷作出判决。判决发生效力后,瑞士公司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而且该公司在中国既无办事机构、分支机构和代理机构,也无财产。关于该判决的承认和执行,下列选项中的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设备制造的总工期目标可以分解为许多相对独立的分目标,分项目标是指( )。
()是资金需求者最基本的筹资手段。
20×9年,甲企业与乙科研所签订了一份《委托开发合同》,委托乙科研所研发一项技术,合同中对专利权的归属没有约定。若乙科研所最终成功研发出该项技术成果,则申请专利的权利归甲企业所有。()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西欧国家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其中力量得到加强的是()。①自由派贵族②工业资产阶级③金融资产阶级④工业无产阶级
研究人员选取英国近4000名年龄在52岁到79岁之间的老人,调查他们的精神状况和死亡风险。结果显示,在平均为期5年的跟踪调查期间,快乐程度最低的老人群体死亡率为7.3%,而快乐程度最高的老人群体死亡率只有3.6%。因此,快乐有利于健康和长寿。下列各项如果为
甲明知王某是逃犯,在公安人员前来抓捕王某时,给其3000元帮其逃跑,甲的行为构成()(2016年一专一第9题、2016年一法专一第8题)
近年来,伴随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非法删帖、发帖中伤、泄露隐私等利用信息网络侵权行为频发,个人信息保护迫在眉睫。10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通报《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该《规定》()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