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下列情形中,哪种不属于人民法院依职权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提供法律援助辩护的情形?( )
下列情形中,哪种不属于人民法院依职权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提供法律援助辩护的情形?( )
admin
2016-01-15
61
问题
下列情形中,哪种不属于人民法院依职权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提供法律援助辩护的情形?( )
选项
A、美籍华人约翰涉嫌在上海、杭州等地多次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被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没有委托辩护人
B、李某涉嫌盗窃,为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
C、王某涉嫌故意杀人、抢劫、强奸,被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本人经济极为困难,家属又不愿为其委托辩护人
D、被告人张某、黄某和李某均为聋哑人,涉嫌共同盗窃,都没有委托辩护人
答案
B
解析
《高法解释》第42条第1款规定:“对下列没有委托辩护人的被告人,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一)盲、聋、哑人;(二)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三)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人。”B项不属于第2项;C项属于第3项;D项属于第1项;A项属于第3项,亦为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34条第3款新增加的依职权提供法律援助辩护的情形,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综上,本题选B。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lSA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我国《票据法》的规定,汇票的付款时间为:()
张三承包经营了本镇的机械厂,当年获得利润50万元,税务机关的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胡某与同村赵女依法登记结婚,结婚前或结婚后双方没有就财产作出任何的约定。2002年1月,胡某因公致残,单位给了他医疗费、残疾人补助费等20万元人民币。不久,其配偶赵女提出离婚。经查,双方居住的房屋是赵女婚前的房屋;婚后赵女以法定继承的方式继承其母亲的遗产5
消费者在租赁柜台甲处购买了丙厂家生产的电脑一台,使用时经常出现故障。甲到购买点要求退货时,发现柜台的承租者已变成了乙,经查,甲的柜台租赁期已满,出租柜台的是丁。请问:消费者应向谁提出赔偿?
甲因抢劫罪被某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在抗诉期内,某县检察院认为某县人民法院对甲的量刑畸轻,欲提出抗诉,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有()
甲乙共同杀害丙被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甲不服上诉,某省高级人民法院维持原判,案件至最高人民法院进行复核,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张某为避免合作矛盾与问题,不想与人合伙或合股办企业,欲自己单干。朋友对此提出以下建议,其中哪一建议是错误的?
关于法庭辩论与被告人最后陈述的相关程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在一起故意伤害案件中,王某(13周岁)被刘某(18周岁)用刀捅伤,法医马医生接受指派对王某的伤势情况做出鉴定,同时公安机关还向事发当时在现场的乔某(16周岁)调取了证言。根据规定,本案中不属于当事人的有:()
王某因偷贾某种植的玉米被贾某打伤,县公安局对贾某处以拘留10天的处罚,贾某不服诉至法院。在诉讼期间县公安局将拘留改为罚款500元,贾某申请撤诉。下列哪些事项是法院准予贾某的申请应符合的条件?
随机试题
1999年10月,郭某被法院以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以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合并执行有期徒刑6年。郭某服刑后不断申诉。2005年4月,法院经审判监督程序对该案再审。再审判决维持了原审法院对郭某盗窃罪的判决部分,撤销了对郭某侵占罪的判决部分,随即释放。郭
用A*=lg(B1*)作为危险源分级标准,那么2.5≤A*3.5<5表示()级重大危险源。
SDH设备和波分复用设备相同的测试项目是()。
商场、市场及其内设部门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培训内容,室外市场不得在高压线下两侧()m以内摆摊设点。
签订对外经济贸易合同时控制汇率风险的首要步骤是()。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比较自由,史称百家争鸣。以下对应正确的有()。
按《国际海事委员会海运单统一规则》规定:“如信用证无特殊规定,银行将拒收在运输单据签发日期后超过21天才提交的单据。在任何情况下,交单不得晚于信用证到期日”。()
目前,中国互联网的最大变局莫过于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转变。通俗些说,即在台式机、笔记本等个人电脑上上网的方式将被移动设备上上网的方式取代。这个变化背后则意味着互联网商业模式的革命。举最简单的例子,在互联网广告的“1.0时代”,门户网站广告很大部分来自于
若有定义语句:char*s1="OK",*s2="ok";以下选项中,能够输出"OK"的语句是
互联网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很多隐患,尤其是个人信息的泄漏。上海的一项网上调查显示:97.4%的受访者称曾收过垃圾短信(spammessage)或骚扰电话(harassmentcall),60%受访者认为个人信息安全存在风险。个人信息泄露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