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之句。试比较与

admin2022-12-07  84

问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之句。试比较与“人比黄花瘦”句中“瘦”字在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上的异同。

选项

答案两句中都有“瘦”字,并且都含有对比之意,但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又不尽相同。“人比黄花瘦”之句,以人比黄花,不但有形,而且有色,既描绘了憔悴的面色,又刻画了娇弱的体态。用黄花的形色作比,把闺中少妇憔悴、娇弱、病态的形象生动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人把“形”与“色”统一于一体,创造了浑然一体的诗词画意。在“绿肥红瘦”一句中,“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分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零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撮合,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

解析 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写在重阳佳节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的孤寂愁绪。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这是构成下片“人比黄花瘦”的原因。下片则倒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苦,末尾三句设想奇妙,比喻精彩,成为千古绝唱。本题共有两问,第一问的缺陷在于,问题设置意义不明确:这首词所咏的“物”是什么?令词人“销魂”的触发点是什么?从答案来看,前半个题干实际上是问这首词的主题思想,但问题却极易误导考生,使考生以词中的意象作答。后半个题干中,考生首先得要明白“销魂”的意思,这里是“形容极度的忧伤”。词人为什么“销魂”呢?原因只在于节日的孤独与寂寞以及与此相关的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词人在重九一天独守空闺,在孤独寂寞中怀人,白天忧思如云雾笼罩,夜晚又在孤独中初感秋的凉意,这些又更加深他对赵明诚的思念之情。第二问问题设置较好,同时较有难度。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既恰切的刻画出了春夏之交一场雨后的景物特征:在雨水的滋润下,花木的叶子更加肥大,花则因雨打风吹而凋零,所以首先,“绿肥红瘦”从形态上写出了这一变化;其次,“绿肥红瘦”一句,不言叶而言绿,不言花而言红,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使文辞雅致,又摹写逼真,有视觉冲击力;在四字之中包孕了景物的形状和色彩,极见功力。“人比黄花瘦”一句,暗含了一个比喻,以人比黄花(即菊花),既以菊花的黄色见出闺中少妇因为思念而来的憔悴的病态,又以菊花花瓣的细长见出闺中少妇因思念而来的瘦弱的体态,也是形色兼备,故为千古绝唱。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ljhD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语文题库普高专升本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