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2018上】 以下是有关中学生的几个生活情境: 情境1:一天放学后,高一学生张欣因送生病的同学,回家时间比平时迟了一个多小时。当张欣一推开家门时,着急的妈妈便过去说了她几句,话里没有任何指责的意思,只是嘱咐女儿不要回来太晚了。但是,张欣顿
【2018上】 以下是有关中学生的几个生活情境: 情境1:一天放学后,高一学生张欣因送生病的同学,回家时间比平时迟了一个多小时。当张欣一推开家门时,着急的妈妈便过去说了她几句,话里没有任何指责的意思,只是嘱咐女儿不要回来太晚了。但是,张欣顿
admin
2020-09-27
107
问题
【2018上】
以下是有关中学生的几个生活情境:
情境1:一天放学后,高一学生张欣因送生病的同学,回家时间比平时迟了一个多小时。当张欣一推开家门时,着急的妈妈便过去说了她几句,话里没有任何指责的意思,只是嘱咐女儿不要回来太晚了。但是,张欣顿时暴跳如雷,“你不相信我!”她叫道:“你们总是告诉我该做什么,你们根本就不相信我!”她的情绪非常激动,头也不回地走出家门。
情境2:初二学生王芳非常喜欢好朋友丽丽,在她眼里,丽丽简直就是个完美的人,她不容同学说丽丽的坏话。可是有一天,当王芳听说好朋友丽丽把自己告诉她的秘密告诉了别人,便匆匆找到了丽丽,对着她大声呵斥,指责她是一个骗子,并表示再也不信任她了。
情境3:初三数学模拟考试试卷发下来了,岳勇取得了他上初三以来最好的成绩,他非常高兴,真想大声欢呼。但当他得知本次考试中大多数同学都考得不好时,他控制住了自己内心的激动,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问题:
如何指导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
选项
答案
指导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合理宣泄法。合理宣泄法是指当个体受到不良刺激而产生消极情绪时,应当让不良情绪得以充分宣泄,通过合理的宣泄来减轻心理负担,恢复心理平静。 ②注意转移法。注意转移法是指当个体受了刺激产生不良情绪时,应尽可能离开受到不良刺激的环境,把注意力转移到新环境和新事物上去,以避免不良情绪的蔓延和加重。 ③意志调节法。意志调节法是一种最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防御机制。它可以把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无意识冲动转向更高级的、社会所能接受的目标或渠道,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 ④幽默法。幽默法是指个体对于困境以幽默的方式处理的一种方法。 ⑤补偿法。补偿法是指一个真正的或幻想的躯体或心理缺陷可通过代偿而得到纠正,这是一个意识或无意识的过程。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lyN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简述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
材料:全国特级教师丁盛宝在《我是怎样教数学的》中写到:平时,我讲授一个新的单元,总要分以下几步走:(1)先给基础有缺漏的同学补一些过去没有学好的知识,填平他们的知识缺陷,使他们达到班内的平均水平,以利于接受新的知识。(2)课内讲授新知识时,照顾班内大
直观教学是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的。(2012年下半年真题)
心理辅导老师通过帮助李晓明建立焦虑等级,让他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进行放松训练,从而缓解他的考试焦虑。这种心理辅导的方法是()。(2012年上半年真题)
班主任于老师通过委托任务和组织班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属于()。
小寒记英语单词比较吃力,因此他采用了一种好玩的单词记忆法,例如pest,发音“拍死他”,词义“害虫”;ambition发音“俺必胜”,词义“雄心、野心”,他所运用的学习策略是()。
下列不属于迁移现象的是()。
进行德育教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学生的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这一原则是()。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随机试题
房地产经纪机构中市场研究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2008年考试真题]
(2010)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包括以下哪项功能?
(2007年)函数在X处的微分是()。
十字板剪切试验点的布置,对均质土竖向间距可为()m,对非均质或夹薄层粉细砂的软黏性土,宜先作静力触探,结合土层变化,选择软黏土进行试验。
外来原始凭证都是一次凭证,而自制原始凭证都是累计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其中,累计凭证是指记载一项经济业务,或同时记载若干项同类经济业务,凭证填制手续是一次完成的自制原始凭证。()
国债承销团成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
构成共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必须具备()条件。
ForthepeoplewhohavenevertraveledacrosstheAtlanticvoyageisafantasy.Butforthepeoplewhocrossitfrequentlyonec
近一个世纪以来,某城市的居民患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的比例非常接近。近期,临床心理学家为了考察该城市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抑郁症患者85人,焦虑症患者124人,强迫症患者91人。请问该城市居民三种神经症患者比例是否发生明显变化(
Theperiodofadolescence,i.e.,theperiodbetweenchildhoodandadulthood,maybelongorshort,dependingonsocialexpectati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