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唐律疏议·名例律》:诸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疾,犯流罪以下,收赎。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犯反、逆、杀人应死者,上请;盗及伤人者,亦收赎;余皆勿论。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即有人教令,坐其教令者。若有赃应备(赔),受赃者备之。诸

admin2022-10-18  1

问题 材料一:《唐律疏议·名例律》:诸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疾,犯流罪以下,收赎。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犯反、逆、杀人应死者,上请;盗及伤人者,亦收赎;余皆勿论。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即有人教令,坐其教令者。若有赃应备(赔),受赃者备之。诸犯罪时虽未老、疾,而事发时老、疾者,依老、疾论。若在徒年限内老、疾,亦如之。犯罪时幼小,事发时长大,依幼小论。
    材料二:《唐律疏议·名例律》: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允许“收赎”的情况有哪些?

选项

答案允许“收赎”的情况有:一是70岁以上、15岁以下及废疾,犯流罪以下者;二是80岁以上、10岁以下及笃疾,犯盗及伤人罪者;三是犯罪时虽未老、疾,而事发时老、疾者,依上述老、疾收赎的规定处理;四是罪犯将在服徒刑期限内老、疾者,依上述老、疾收赎的规定处理;五是犯罪时年幼,事发时长大者,依上述幼小收赎的规定处理。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m5Aa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