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9日,民政部网站公布了2012年上半年全国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1336.1万人次受灾,465人死亡,97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773.8亿元。 近日,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办公室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铁

admin2013-05-03  25

问题 1.7月9日,民政部网站公布了2012年上半年全国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1336.1万人次受灾,465人死亡,97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773.8亿元。
    近日,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办公室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等相关部门对2012年上半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经核定,2012年上半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1336.1万人次受灾,465人死亡,97人失踪,需应急救助1150.4万人次,其中147.3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此外,农作物受灾面积11732.8千公顷,其中绝收988.5千公顷;18.6万间房屋倒塌,37.8万间严重损坏,80.8万间一般损坏;直接经济损失773.8亿元(不含港澳台地区数据)。
    公布的情况显示,2012年上半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含山体滑坡泥石流)、风雹为主,干旱、地震、低温冷冻、雪灾和台风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灾情较近年同期偏轻。
    民政部同时公布了上半年自然灾害特点:
    (1)雹洪灾害为主,总体损失偏轻。上半年,我国雹洪灾害造成死亡或失踪人数占因灾死亡失踪总数的92%,房屋倒损间数占比在总间数的70%以上;与2002年以来同期相比,自然灾害损失总体偏轻,除直接经济损失外,其余指标均低于近年同期均值。
    (2)重复受灾严重,损失集中中西部。上半年,全国1900余个县(区、市)不同程度受灾,6成以上遭受2次以上灾害影响,近4成超过3次受灾;江西、湖南、广西、四川、云南、甘肃、新疆7省(自治区)因灾死亡或失踪人数占全国总数的近7成,紧急转移安置人次、倒损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等指标占总数的5成以上。
    (3)山洪伤亡突出,局地灾情异常。强降雨引发部分山丘区发生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特别是甘肃岷县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和四川宁南县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和失踪;4~6月,南方地区先后出现18次暴雨过程,江南、华南局部地区连续受灾,多地降雨量超过历史极值,作物大面积受灾,损失明显偏重。
    (4)区域旱灾显著,西部雪灾低温突出。云南、四川南部连续第三年遭受严重冬春连旱,华北、东北及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发生春旱,黄淮海地区部分区域因持续高温少雨旱情发展迅速(入汛以来,除黄淮部分地区外,全国大部旱情得到有效缓解);上半年,西部部分地区遭受强暴雪和低温冻害,共造成121个县(区、市)和兵团44个团场受灾,占全国低温雪灾受灾县的7成以上。
    (5)风雹点多面广,沙尘影响偏晚。占全国县区总数近三分之一的县(区、市、旗)遭受风雹灾害;首次沙尘天气发生时间比近十年平均偏晚1个多月,是2001年以来最晚的一年,沙尘灾害造成内蒙古、西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大量蔬菜大棚坍塌,对农牧业生产影响较大。
    (6)台风损失轻微,中强震集中西部。我国先后受到“泰利”“杜苏芮”两个热带气旋影响,其中“杜苏曲”初台登陆时间接近常年同期,造成轻微损失;我国大陆地区共发生10次5级以上地震。全部在西部地区,其中新疆中强地震持续活跃,共发生7次5级以上地震,最高震级为6月30日新源县与和静县交界处发生的6.6级地震。
    2.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先民,有过太多惊心动魄、战天斗地的历史传说:开天辟地的壮举,炼石补天的斗志,拉弓射日的雄风,奔波逐日的豪迈,衔石填海的执着……而最终达至“天人合一”  一人们在一次次执着与失败中思考着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方能与自然和谐共进。
    这种思考,让大禹治水“疏”而不“堵”,让李冰父子“分洪减灾,引水灌田”,使贾让治水“不与水争地”……
    然而,当人们迈开步伐在自然中求生存、谋发展时,总有“蜀山兀,阿房出”的放肆,也增添了人多地少时的无奈,一旦人们忽视了自然的规律,自然便还人以颜色,使其感到敬畏。
    舟曲,就属于这后一种的无奈。
    也许有人以为,西部地区地广人稀。事实上众多山区为人类留下的生存空间如黄金一样
宝贵,这些山区的人口密度并不亚于发达的东部地区。
    2平方公里,4万余人!
    灾难发生后,人们才惊讶地发现,舟曲这个中国西部的山中小城却聚集了如此众多的人
口。若按平均人口密度算,这竟然相当于2008年北京城内四区的人口密度!
    人口的大量集聚,迫使我们不断地向自然伸手。对自然的无度开发则换来自然的无情
报复。
    舟曲的无奈,其实正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困境的一个缩影。
    中国陆地国土面积世界第三,但真正适宜人居住和发展的地方并不宽裕。按照中国自然
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合理的人口承载力为9.5亿人,我们的实际人口数字显然大大超出这个极限,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压力显然也随之超出极限。
    在河道两侧低洼地区设立蓄滞洪区,区内不允许人居住,一旦江河洪水超过一定水位,便开闸泄洪减压,这是世界公认的防洪有效手段。在日本,一旦洪水超过规定水位,管理员不需要任何指令,即可开闸向蓄滞洪区内放水。而在中国,要想泄洪,绝非易事,甚至要付出极大代价!
    因为,在近百处主要江河流域的国家级蓄滞洪区中,总居住人口高达1600万人! 1600万人,相当于丹麦和比利时这两个欧洲国家的人口总和!
    我国有24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尤其是向青藏高原过渡的一些西部省区较为突出。这些隐患点,影响着3500多万人。
    在这种其他国家都没有遇到的困境和无奈中,在频发的自然灾害面前,如何让步履匆匆的发展脚步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走出一条科学发展之路,显然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
    西方工业文明无不重复着这样一条规律: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重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泥沙中心顾问委员会主席王兆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德国莱茵河是一条弯曲的河流,十九世纪“裁弯取直”后,缩短100公里,冲刷剧烈,航道破坏,地下水位下降。现在,一些德国工程师想把河道变弯曲一些,然而已不可能——莱茵河畔已布满建筑。
    中国作为一个现代化的追赶者,资源稀缺、生态脆弱、人口众多,不可能也不允许复制西方工业文明的模板。这就需要我们在人与自然的平衡上投入更多的智慧和思考。
    “多难兴邦者,涉庶事之艰而知敕慎也。”唐代陆贽《论叙迁幸之由状》中的这句话,对多难兴邦作出了令人警醒的阐释。
    然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兴邦还是衰邦,取决于一个民族血液里流淌的坚强,取决于她在灾难面前显示的智慧,取决于她在逆境中进发的力量。
    站在历史的路口回望,你会看到,大禹在洪水滔天中“身执耒臿,以为民先”的身影;沉寂月光下,张衡地动仪前紧锁的眉头……
    干百年来,中华民族在与自然灾害的无数次周旋中,从不缺乏智慧和力量。
    战国时期,有了李冰父子的引江分流,凿岩筑坝,成就了都江堰造福百姓的不朽之作;    北宋年间,有了刘彝的潜心规划,精心布局,创造了赣州“福寿沟”泽被后世的千年传奇。
    而今天的三峡工程便是这不朽与传奇的延续。1998年长江大洪水最大每秒6.3万立方米,700万人参加抗洪;而今年长江虽然遭遇最大每秒7万立方米的洪峰,由于三峡工程适时调蓄削减,大坝下游居民处之泰然。
    中国人正是在自然灾害的磨难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站在历史的路口回望,你会看到,漫漫黄沙将几大古老文明淹没的过程,而中华文明却始终一脉相承,生生不息。
    多难兴邦,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我们文化的特质,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造就了特殊的民族文明、性格和信念。
    3.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每年发生有感地震约1000多次,全球10%的地震均发生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日本堪称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国家,每逢震后国民总能镇静救灾,成功将震后伤亡、损失降到最低。
    由于地震频发,不少日本人都经历过地震,在震后能够保持镇静。日本长期投入巨资用于测震、防震、救灾等工作,是国民在地震发生时临危不乱的主要原因。
    日本全国各地设有不少地震博物馆和地震知识学习馆,免费向市民开放。在这些地震博物馆内,市民们能够亲身体验地震时的感觉。借助博物馆内模拟火灾现场的烟雾走廊和模拟地震的震动平台,参观者可以体验到6级地震发生时的状态。每年法定“防灾日”来临时,日本各地都会举办地震防灾演练,向市民介绍面对突发灾难的应急对策,也提醒市民加强危机意识。
    常年宣传普及之下,防震救灾意识在日本深入人心。从熟悉所住楼房的紧急通道到室内布置、起居生活,口本人格外注意消除安全隐患、保持逃生通道畅通。
    日本政府在1978年制定了《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这个文件规定,如果测得大地震即将发生,首相将在预测地震日期前两到三天发表《警戒宣言》,政府随即启动全面避难救援措施。
    日本科学家在部分海域水下2000米安装了监测系统,通过海上监测船将有关信息发射到人造卫星上,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密切监视大陆架板块的移动。此外,日本政府还开发了“地震受灾早期评价系统”。这个系统储存了大量4级以上地震的灾难资料,一旦发生大地震,该系统可以在30分钟内自动计算出受灾规模,指导当局有针对性地迅速展开救援措施。    城市建设规划之时,日本就重视防灾避难的设计。抗震性和安全性是日本建设公路、铁路和公园等城市基础设施的重点。行走在东京的大街小巷,不难发现政府指定的避难“缓冲地带”,不少城中绿地和街心公园的入口处都插着“地震避难所”的牌子。
    2005年夏天,“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南部墨西哥湾沿岸,近万名灾民滞留当地体育馆数天、企图撤离灾区的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排成长队,美国政府因组织救灾不力遭到批评。
    有了“卡特里娜”飓风救灾不当的惨痛教训,美国在日后飓风来袭时充分准备、全面应对,体现“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苦楚心态。
    “卡特里娜”飓风发生后不到一个月,又有“丽塔”飓风袭击美国南部墨西哥湾地区。这一次,美国政府提前准备,从疏散居民到调动军队救援,成功顶住“丽塔”飓风。
    “卡特里娜”飓风来袭时,美国政府调派“哈里.杜鲁门”号航空母舰到墨西哥湾地区,作为临时救灾指挥中心。这一动作,比飓风登陆晚了4天。
    “丽塔”来袭时,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的北方司令部(负责美国本土安全事务)设立地面指挥中心。这一动作,比飓风登陆早了2天。
    在“丽塔”登陆前,路易斯安那和得克萨斯两州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未雨绸缪,根据本地区情况各自发布撤离命令,并调动汽车及其他可用资源协助居民撤离。
    “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中,美国军队总共派出了2.8万名士兵参与救援,但军队到达灾区时,距“卡特里娜”登陆已过去几天时间。
    “丽塔”威力远不如“卡特里娜”,但美国在飓风登陆前已经派出陆军、海军共5万人准备救援。为应对“丽塔”飓风,美军特意预留26架搜救直升机,并派出6艘军舰前往墨西哥湾地区,以备不时之需。
    飓风登陆前两天,美军直升机共执行39次飞行任务,撤离未来灾区多家医院的几千名病人。美国海岸警卫队也出动大量警力,协助居民撤离,并为撤离过程中燃油耗尽的居民提供汽油。
    谈到应对“丽塔”的各项准备工作,美国联邦紧急措施署发言人戴比.温说:“我们已经吸取教训,不去作假设,而是切切实实地准备。”美联社评论认为,飓风“卡特里娜”带给美国人教训,但让美国人准备充分地挺过“丽塔”来袭。
    2005年10月8日上午8时50分左右,巴基斯坦发生里氏7.6级大地震,震中位于首都伊斯兰堡东北90多公里处的山区。地震波及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以及印度和阿富汗部分地区,伊斯兰堡震感强烈。巴控克什米尔首府穆扎法拉巴德市有1/3房屋垮塌,另有1/3房屋严重受损。由于地震强度大,且地震发生时正好是上午刚开始办公时间,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统计,大地震造成7.9万多人死亡,数百万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多亿美元。地震发生后,巴基斯坦政府迅速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总统穆沙拉夫立即下令向灾区派出军队。巴军方调集了全国几乎所有的运输直升机投入救灾工作。面对百年不遇的强烈地震,巴基斯坦立即向国际社会发出救援请求。
    4.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历史上罕见的大地震,这次地震是中国少有的惨例,也是迄今为止400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次。强烈地震不仅将华北工业重镇唐山夷为平地,而且大半个中国均有震感,首都北京也遭严重波及。此时,北京中南海红墙内的毛泽东不但承受着地震的冲击,还承受着疾病的重大折磨。此时,他仍然保持着敏锐的思维和清醒的头脑,坚持亲自圈阅重要文件,中央对唐山地震的报告、请示、通报等文件都是他亲自圈阅后付诸实施的。
    无论在哪一次抗震救灾行动中,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提出“第一要务是救人”的指导方针,把对生命的救援作为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了解邓小平理论后不难发现,在邓小平的思维中,始终没有离开对人本身的关注,到处闪现着“以人为本”的光芒。而在抗震救灾中坚持“以人为本”,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邓小平理论的正确解读和实践,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1998年,长江发生了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的大洪水。从5月份起,党中央、国务院就根据气象预报,要求沿江各省做好防大汛准备;洪峰来临时,党中央果断提出把抗洪抢险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紧急调动解放军、武警部队参加抗洪抢险,明确要求抗洪军民严防死守,务求决战决胜。在抗洪抢险的紧要时刻,江泽民、李鹏、朱镕基等中央领导同志几次亲临抗洪第一线,察看灾情,慰问军民,指挥战斗,给抗洪军民以巨大的鼓舞。一道道指令、一个个部署,迅即由共和国的中枢,传到千里之外的灾区,传到全国。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科学决策,是夺取抗洪救灾胜利的最重要保证。
    5.我国古代自然灾害多发,农业的抗灾能力十分弱,一遇到天灾,粮食产量就会锐减,甚至绝收。据可考文献资料反映,在宋朝319年间,水灾、旱灾、蝗灾、地震、疾疫,以及风、雹、霜灾等主要灾害共发生1219次。在灾害频发的情况下,农民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宋朝负责救灾的常设机构有转运、常平、提刑三司,其所派遣的使者称为“部使者”。临时负责救灾的有安抚使与廉访使。此外,地方官虽非专职救灾,但也是必不可少的。
    宋朝救灾工作的程序包括“检灾”和“赈济”两个阶段。所谓“检灾”,顾名思义即为检查灾伤,这是制定正确救灾措施的必要一步。检灾之后就是赈济,赈济就是政府有关机构采取一定的救灾措施,准备相应的救灾物资对受灾地区民众进行救济的过程。而各户等的赈济标准是不同的。户等越高,财力越多,其抗灾能力也就越强,宋朝的赈济原则是先照顾到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体现了公平合理的原则。
    宋朝的救灾措施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为备灾措施,一为赈灾措施。所谓备灾措施,在这里主要是指宋朝的仓储制度。宋朝的赈灾措施也相当之多,但其大多因袭前朝,从性质上区分,可分为三大类,即官方行政手段、市场调节手段和利用民间力量。所谓官方行政手段的措施,是属于官方行政职能范围内的赈灾形式,主要包括赈给、赈贷、赈粜、施粥、居养、移民就粟、荒年募兵、倚阁、蠲免、免役、宽禁捕等。所谓市场调节手段的措施,是指利用价格杠杆,以供求关系为依据,符合市场规律的赈灾形式.主要包括罢官籴、弛禁榷、招商(减商税)、以工代赈、禁遏籴等,此类形式的赈灾措施大多为宋朝首创,即便为前朝所创者,宋朝也有很大发展。所谓利用民间力量的措施是指动员民间力量自愿或半强制性地进行赈灾的形式,主要有劝分或劝粜之法。
    宋朝的救灾措施首先从备灾方面考虑,反映出宋朝政府对灾害的预防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努力备灾,防患于未然。同时赈灾措施的多样化,也反映出宋朝同灾害斗争经验的丰富,为灾害的救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6.“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的这句名言,在2008年中华民族惊天地、泣鬼神的抗震救灾战斗中,再一次得到了深刻印证。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面对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灾难,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紧急行动、全力以赴,灾区广大干部群众不屈不挠、奋起自救,全社会奉献爱心、倾力支援,形成了抗击地震灾害的强大力量,迅速打响了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战斗。巨大的自然灾难在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悲伤的同时,也使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巨创中进发、在苦难中升华,铸造了一座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历史丰碑。
    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赴四川地震灾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部署当前抗震救灾工作,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强调,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和中央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紧急行动起来,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尽最大努力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全国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共同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
    温家宝总理当天晚上11时40分在地震灾区都江堰临时搭起的帐篷内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分析当前抗震救灾形势,部署下一步抗震救灾工作。温家宝提出四项要求:第一,现在第一位的工作是抓紧时间救人,多争取一分一秒的时间就可能多抢救出一个被困者。我们必须把抗震救灾工作组织好,尽最大力量救人。要调动更多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紧急投入到抗震救灾中。第二,要不惜一切代价连夜打通道路。这是目前抗震救灾工作的关键。同时,要采取措施,尽快恢复通水、通电、通讯,不能有丝毫耽误。第三,卫生部要统筹协调,从各地调医疗人员赶赴灾区。要准备好足够的救护车、药品等。第四,要全力妥善安置好受灾群众,要紧急从各地调运大批帐篷,满足群众避震、避雨需要。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迅速组成紧急救援队,空降兵从天而下,更多的部队连续几十个小时急行军,披荆斩棘,以最快速度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创下了短期内运兵逾10万的纪录。人民子弟兵不畏艰险,不怕疲劳,在灾情复杂的废墟前,与时间和死神赛跑,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了一首酋悲壮感人的生命之歌,充分发挥了突击队和生力军的作用。在条件最艰苦、环境最险恶、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人民子弟兵无不冲锋在前、吃苦在先,用坚韧、用毅力、用忠诚诠释着“最可爱的人”的时代内涵,再一次成为感动中国的英雄群体。
    惨烈的地震展现给世人的不只是悲痛哀伤,更有时时闪现、处处涌动的英雄壮举和奉献精神。人们不会忘记,父母张开双臂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老师俯首弯身为学生撑起生命的港湾,这些大爱无垠、舍已献身的事迹令人热泪盈眶。人们更不会忘记。当地震袭来时,灾区的各级党委、政府坚强有力,党员干部奋不顾身,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生死关头豁得出去。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火速行动起来,在危急之际,纷纷奉献爱心,伸出援助之手,形成了抗震救灾的强大合力。各地各部门一支支救援队伍、一批批救灾物资以最快速度源源不断地抵达灾区,一批批社会志愿者们也奔赴抗震救灾最前线。白衣天使们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悉心的照料,托起了灾区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希望。社会各界和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华侨华人都奉献爱心、倾力支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排起长队无偿献血,慷慨解囊捐钱捐物,心手相牵,同舟共济。
    生命高于一切!这是抗震救灾中最让人感动的地方。“抢救人民群众生命是首要任务”“只要有一线希望,只要有一点生还可能,我们就要作出百倍努力”,党和政府始终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坚定信念,支撑着神凝情牵的举国大救援。第一时间发布信息,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尽全力医治受伤群众,在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为自然灾害中的遇难者设立全国哀悼日,降半旗向遇难同胞志哀……这一切,都真切体现了对人民生命的尊重,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和关爱生命、心忧百姓的博大情怀。
    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在该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发展,为该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品格风范和文化传统的总和。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能够使人心凝聚、精神振奋,使一个民族成为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尤其在当今世界,民族精神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维护一个民族稳定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7.《中国的减灾行动》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形势更加严峻复杂。
    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保护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把减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中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减灾的法制和体制、机制建设,努力推进减灾各项能力建设,大力倡导减灾的社会参与,积极开展减灾领域的国际合作,不断推进减灾事业发展。
    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繁重而艰巨。面对日益严峻的自然灾害风险,中国的减灾工作任重道远。
    中国政府为减灾事业付出了巨大努力,但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减灾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减灾综合协调机制尚不健全、减灾综合性法律法规和相关配套政策不够完善、灾害监测体系还有待健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社会公众减灾意识仍需提高。中国政府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提高全社会的综合减灾能力为核心,以提升城乡基层社区的综合减灾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全社会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水平为基础,全面提高综合防范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减灾是全球的共同行动。中国愿与世界各国一道,为减轻灾害风险和灾害损失,为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不懈努力。
“给定资料3”介绍了日本、美国、巴基斯坦在抗击自然灾害方面的举措。请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并说明我国在抗击自然灾害时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不超过300字。

选项

答案作为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日本长期投入巨资用于测震、防震、救灾等工作,通过法律明确政府职责,常年宣传普及地震知识,城市建设规划科学,使国民在地震发生时临危不乱。美国政府在应对“丽塔”飓风时,充分吸取“卡特里娜”飓风来袭时的经验教训,提早建立指挥协调中心,组织力量协助居民撤离,动用军队和警备的资源和力量进行灾前预警、救援、疏散工作。地震发生后,巴基斯坦政府迅速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派出军队、直升机赶赴灾区,同时充分利用国际援助。 以上案例启示我们,我国在抗击自然灾害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明确政府职责,进一步实现政府救灾机制的制度化、法制化;二是利用军队、国际援助,调动广大民众的积极性;三是普及抗震救灾知识,提高民众救灾意识和能力。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mBel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