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材料1: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低。我国2000年的人口为12.95亿人,人口问题将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事业形成长期的巨大压力;同时,我国在世界上属于文肓率偏高的国家,现在的文盲率为6.72%。 我国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我国人均水资源、
材料1: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低。我国2000年的人口为12.95亿人,人口问题将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事业形成长期的巨大压力;同时,我国在世界上属于文肓率偏高的国家,现在的文盲率为6.72%。 我国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我国人均水资源、
admin
2014-01-12
59
问题
材料1: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低。我国2000年的人口为12.95亿人,人口问题将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事业形成长期的巨大压力;同时,我国在世界上属于文肓率偏高的国家,现在的文盲率为6.72%。
我国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我国人均水资源、土地面积、耕地面积、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分别为世界水平的1/4、1/3、43%、17.2%和12%。这种状况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造成了严重的障碍。
我国发展水平有限,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持续恶化。我国环境问题是在工业化起飞的过程中出现的。例如,现在酸雨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1/3。全国的水土流失面积已经达到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3万平方公里。因此,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材料2: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对客观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类对人与自然的认识有显著的不同。在原始社会,人类以狩猎和采集方式从事生产活动,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强,主要体现为依赖和适应,人类生产和生活受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制约明显。人对自然曾保持了一种原始的和谐关系。在农业社会,从事农业劳动是人类主要生产方式。由于生产规模小、强度低、其负面影响较小,人类与自然保持一种融合的非对立关系,但是在一些局部区域也出现了过度开垦与砍伐等现象,特别是为了争夺水土资源而频繁发动战争,使得人与自然关系在整体趋势相对和谐的同时出现了阶段性或区域性的不和谐现象。在工业社会,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显著提高,人类活动范围已扩张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并且不再局限于地球表层,已拓展到地球深部及外层空间,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并极大地提高了认识自然和改变自然的能力。但是,全球性的人口急剧膨胀,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口益恶化,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和谐。当前大规模的、无序的人类活动已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结构,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路径和方向.对人类生存安全构成了极其严峻的挑战。
材料3: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广泛兴起与蓬勃发展,可以说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质的飞跃,它既是划时代的发展观,又是崭新的世界观、文明观和自然观,它深刻地揭示了经济社会繁荣背后的人与自然的冲突,对传统的“征服自然”等不可持续发展观提出了挑战。
1992年在巴两的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8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102位国家首脑出席了这次“地球高峰会议”,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理念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所普遍认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使命。
人与自然和谐,从理论层面上看,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辩证统一、互动和谐;从实践层面上讲,它应有人与自然双方均处于既被改造又被保护的关系之中。历史经验表明,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总之,人类社会是在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从和谐到失衡,再到新的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材料4: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尤其是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指导下,我们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明确地意识到了西方工业化模式的弊端,确立了科学的人口、资源和环境政策,并且设立了相应的机构来处理这方面的问题。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我们从80年代就开始把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995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中,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作为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提出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大战略。此后他义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在这些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党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2003年12月。胡锦涛同志在阐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含义和基本要求时,进一步重申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问题:根据材料中的内容,请简要概述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依据。
选项
答案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构建礼会主义和潴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特征之一,它具有特定的含义,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状态。其中,生产发展是生活富裕的基础和前提,生活富裕是生产发展的动因和目标,生态良好是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的保证和条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首先,这是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做出的科学判断。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 其次。这是对世界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借鉴。面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人类开始对自己的发展观进行反思,先后提出了“有机增长”、“没有破坏的发展”、“生态发展”和“生态现代化”等一系列理论。其中.最具影响的是“可持续发展”理论。 最后.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中国科学实践中的理论创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在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同时,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努力实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指导下进行大胆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mInl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公共科目题库公选分类
0
公共科目
公选
相关试题推荐
建立党政领导干部降职制度,降职使用的干部,其待遇也可按照原任职务的标准执行。()
(),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简述判断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时应当遵循的原则。
国际审计准则只适用于各国的政府审计,不适用于各国的民间审计。()
投入资本业务合法性测试的主要内容包括()。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验收分为()。
关于车辆完好率与车辆工作率的说法,正确的有()。
一家影院垄断了一部电影的首映权,它知道成人和儿童对该片的需求弹性分别是2和4,如果实施价格歧视,那么利润最大化的成人票价为()。
简述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女,32岁,下腹部有包块2年多,伴月经量增多,前来某医院就诊。门诊接诊医师检查,初诊为“子宫肌瘤”。入院后,进修医师按“子宫肌瘤"书写了病历。经治医师在没有做宫腔长度及B超等检查的情况下,完全相信了门诊的诊断,自行决定做子宫切除术。术前,也未执行上级医师“
随机试题
关于下列职业病与特殊效应指标配对错误的是
不需要进行交叉配血的有
洋地黄毒苷溶解性的特点是
王某因交通违法,被公安机关处以15日拘留并处以1000元的罚款。王某不服,向上级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复议机关认为罚款过重,将罚款金额改为200元,王某在收到复议决定通知书10日后提起行政诉讼。根据上述资料,从下列问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下列
个人汽车贷款对借款人进行贷后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下列有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教师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是管理学生权。()
工程保险包括()。
索绪尔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来区分说话者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上的实际表现。(北京大学2015)
Mr.Hirschsayshewillaimtopreservethefoundationssupportof______thinkers,individualswhoaregoingagainstthetrends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