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 1.一群年轻人在某真人秀节目上身穿汉服表演,被某嘉宾调侃为“哪个洗浴中心的”。由此引发包括其他名嘴在内的“炮轰”,认为如此调侃是对汉服和传统文化的不敬。“汉服”在一些地方很流行,时不时出现在成人礼、开学典礼等“正式场合”,却也时常引发标新立异、商

admin2018-04-21  11

问题 给定资料
1.一群年轻人在某真人秀节目上身穿汉服表演,被某嘉宾调侃为“哪个洗浴中心的”。由此引发包括其他名嘴在内的“炮轰”,认为如此调侃是对汉服和传统文化的不敬。“汉服”在一些地方很流行,时不时出现在成人礼、开学典礼等“正式场合”,却也时常引发标新立异、商业噱头的批评。穿汉服有错吗?拿汉服打趣,是不是就意味着驳了传统文化的面子?
    诚然,在当代社会推广汉服,有助于普及古代服饰的历史及艺术。但要给穿衣方式硬安上一个“捍卫”传统文化的立场,就未免太过牵强。如今,变装扮演在年轻人中大受欢迎,除了中国古装造型以外,动漫、影视作品中的角色也成为人们模仿的对象,但很难说穿上角斗士的盔甲就代表对古罗马历史有更多的了解。
    汉服热潮,热的是什么,潮的又是什么,或许需要冷静思考。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神,而不只是会背、会写、会唱,更不是穿奇形怪状的衣服、行跪拜礼等形式化的东西。理解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抓住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青少年才能建立健康的是非观、义利观。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应当是学习其中的精神内核,而不仅仅是做一场“汉服秀”,让“传统”沦为包装。正衣冠之后还需要知兴替、明得失,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承不仅需要面子,更需要里子。正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某所说,传统文化不应该成为商业炒作的标签,或者成为被娱乐的素材。
    在大众的印象中。汉服等民族传统服饰最常出现的大概就是在开业庆典等充满娱乐意味的场合中。而反观日本、韩国,当庆祝重大节日时,很多人会穿上传统服饰,感觉庄重、美丽,根本不会有人质疑这样着装的动机。然而有着相似文化背景的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与日韩等国相比,差距还很大。
    有人认为,传统服饰在我们眼中变了味,责任在一些娱乐场所,他们浮于表面的粗制滥造让传统文化变得低级。那么,我们不能穿好汉服,我们是不是就能把西装穿出腔调?我们忘记了传统礼仪,我们是不是就能掌握好现代礼仪?我们丢失了传统文化,那么我们塑造出值得骄傲的当代文化了吗?我们一直在匆匆赶路,但回头看看,似乎有许多堂课需要补上。
    这是一个多元的社会,穿什么样的服装都是个人自由,但穿什么样的服装除非极端不得体甚至践踏他人的观感,否则都不应该被嘲笑,尊重传统文化并非要板着面孔说教,但也不应当以低俗的调侃来博人眼球。与中国一样,日本也有七夕节,并且十分受年轻人欢迎,他们会穿上夏季传统服饰一起庆祝,而不是将七夕过成另一个购物节。他们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合,并一直保持它优雅的姿态,因此,他们的传统服饰、礼节,不但在本国受到尊崇,在国外也不乏铁杆粉丝。
2.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然而在眼下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中,一些地方历史文化名城却面临衰败凋零的困境。
    “街上没几个年轻人住,屋漏了、墙歪了都没人管,老人们都是将就着住,人死了,屋子也就空了。”在H省随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安居镇九街十八巷,说起老街变迁,81岁的居民魏少明有些落寞,因为这两年,老街越来越冷清。
    这条始建于1300年前的老街,因漕运发达,商业繁荣,一度被称为“小汉口”,街区内266座古建筑更是保留中国传统建筑样式而别具风味。当地多位居民表示,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公路、铁路交通快速发展,人们纷纷临近公路边建新房,安居新镇逐渐替代老街,迅速“空心化”让老街走向衰败。
    部分历史文化街区破败凋零,而另一些则因过度商业开发而消融历史文化风貌。襄阳北街是襄阳市的历史文化街区,其历史可追溯至商周时期,1991年,当地将其改建为一条设有300多间门面的仿明清建筑风格的文化商业步行街。“仿得再好,也是假的,它不能代表当地的文化风貌。”长期从事襄阳市历史研究的释某说,襄阳北街上有一座名人故居,在街区改造过程中租给了一家服装店,该店进行整体装修后,故居内天井、廊柱被遮蔽起来,现在已经找不到任何历史建筑的痕迹。
    在历史文化街区向两极发展的背景下,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非文物”身份的历史建筑,虽然在2008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出台后,有了法律保障,但目前普遍处于“挂牌”阶段,破败和被拆问题依旧严重。
3.三义街118号住户崔忠良说,他家的房屋有近百年历史,由于年久失修,2014年墙体出现倾斜,屋顶漏雨严重,亟须进行维修,但由于房屋被评为荆州市优秀历史建筑,维修受到有关方面阻挠,此后多次向上反映问题,才获准修葺房屋。但据崔忠良介绍,房子都修好一年多了,也没看到补贴款发下来。
    而对于各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者来说,则面临着更多问题。不少名城保护工作者说,“钱”是套在所有保护人员头上的紧箍咒。都说保护名城是保护全社会的共同财富,但现在这些文化遗产的看家人不但修缮资金不足,还面临与其他地区一样的发展任务和GDP指标,做名城工作不是厚着脸皮四处“化缘”,就是变着法儿问老城要效益,绞尽脑汁把“老古董”变成“摇钱树”。
    更为关键的是,历史遗产到底该怎么保、怎么用、怎么在历史遗产的传承中体现其当代价值和创造,保护工作者依然很茫然。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说,一种错误倾向认为保护名城阻碍了城市发展:另一种错误倾向过分强调名城蕴含的文化旅游和经济价值。杨保军认为,在这种错误思想认识指导下,自然会导致城市发展模式偏差、规划编制水平低下、保护监管措施不力等情形,难免会出现成片历史地段消失、建筑高度失控、空间肌理混乱、新旧建筑冲突,使得古城历史风貌不断消失,城市特色日渐模糊。
    《城乡规划法》规定,对违反规划的建设,不能拆除的,处建设造价10%以下的罚款。“有的开发商明说,我就是准备罚款50万。”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馆研究员杨国庆说,不仅惩戒力度不足,也没有追责,违反了规划、破坏了遗产,没有人出来承担责任。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朱光亚表示,对于保护不力的名城,现在只是“警告”而不是“摘帽”,因为“摘帽”就会影响这个城市干部的前途。
    此外,保护资金投入缺口巨大,保护规划与实施脱节严重。尽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资金近年有较大幅度增长,不过,相对于130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500多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国家层面的保护资金仍然匮乏。在地方政府层面,除少数以发展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外,几乎没有这方面的专项资金。同时,由于缺乏鼓励机制,个人资金、社会捐助资金也非常有限,开发商资金成为很多地方名城保护的主要来源。洛阳市文物局隋唐城遗址管理处处长王丽娟说:“这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名城保护大量的资金投入有了来源;另一方面,利润最大化的开发商会放弃没有开发价值的部分,比如原住民、整体的空间格局等,造成历史文化街区真实性、完整性和生活延续性的破坏。”
    据中国名城委对125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进行的调查显示,名城保护管理机构多达9种类型,各地分别由名城委、规划、文化、文物、建设、房管、旅游等部门牵头,甚至,有的设在旅游公司,或干脆不设管理机构。在所有历史文化名城政府中,配备专职的行政或事业编制的仅占14%。
4.随着时光的流逝,在历史长河里历经了无数辉煌的传统文化受到了时代的冷落。当代社会,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认识不足,甚至产生不少误解,尤其是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认同感降低,信仰危机、道德缺失、迷惘浮躁等现象严重。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浅,许多传统节日、优秀文化都渐渐被人淡忘,即将隐没于历史的长河中。可以说,如何提高传统民族文化在国人心中的地位,已经到了不可不重视的地步。
    国家近年来也在此处大力施策,以政策和舆论引导人们重视传统文化,如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设为国家的法定节日,重视各民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要契机。在全社会营造起了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等等。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和践行。
    对此,有的人认为,加强对孩子的传统教育才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要在学校中加强对下一代的传统文化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进而在心中树立对传统文化尊重的意识,让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成为他们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指导。充分利用学校博物馆、图书馆等,发挥其独特的文化育人作用,深入开展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的学校活动。这样的观点比较切合我国实际,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
    加强对孩子的传统文化教育,学校是当之无愧的主角,父母不应示弱,也该成为主角之一。虽然父母不能像学校那样专门为孩子举办一场关于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但至少可以在生活细节处多给孩子营造一些传统文化氛围,多一些传统思想文化方面的引导,激发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这样以家庭的思想引导和学校的活动教育相结合,所产生的影响效果将更为彻底。
    传统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的精神支柱,精神即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缺少了这种动力,就会失去不断向前进步发展的精神底气,发展必然只是昙花一现,我们所不懈追求的“持续”“长远”,也必然沦为空谈空想。
    所以。无论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强化传统文化对下一代的影响,都是为了提升传统文化在全民族心中的地位。让民族精髓得到一代代的传承和发扬光大,以砥砺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底气,夯实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大踏步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迈进。
5.一部纪录片引发全社会的追捧和赞誉确实不多见,因此,由中央电视台摄制的七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综合频道《魅力纪录》栏目和纪录频道播出以后,社会各界给予它的赞美多少超出了预期。这部纪录片的热播,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比如,主流媒体如何弘扬先进文化,如何坚持品质、品格、品位,如何以更生动、更亲近的方式促进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等。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创新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方式的一次积极探索。《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表达了中国人在新时代中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更以独特的人文视角传递出中国的文化价值理念。因此,有境外媒体评价称,《舌尖上的中国》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传播范例。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现实题材纪录片创作的一次成功实践。《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一个人、一个家庭和一个村庄这些微观的元素来表现,其表达方式可亲,注重展现细节,温情故事穿插其间,让人有亲近感,易于接受,较好地实现了中国文化等宏大主题的当代表述。
    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和价值传播的最佳媒介形态,纪录片的社会影响和独特魅力正在日益显现。与此同时,中央电视台联合光明日报出版社和北京凤凰联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将纪录片的文化价值延伸,推出了图书版的《舌尖上的中国》。图书利用深度阅读的方式展示了纪录片的内在气质,与纪录片之间形成了独特的延伸和互补关系。
    我们需要打造更多像《舌尖上的中国》一样面向国际、制作精良、品质一流、有口皆碑的精品纪录片,为传播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传达中华文化价值发挥国家电视台应有的引领作用。
6.有网友发帖称,学校不仅要求学生向孔子像下跪磕头,还规定在校学生冬天每天凌晨5点必须起床诵读《道德经》和《孝经》。帖子里配的照片显示,学校操场上,上百名学生身穿各种棉衣、羽绒服,面向同一个方向跪成一片,并且有磕头的动作。不过这张照片里没有拍到他们跪拜的是不是孔子像。
    该帖称,如果有学生不跪拜,就会被校方在大会上严厉批评。而早起读经的原因则是“校长认为读经能上北大、清华,读完学渣变学霸,学霸上清华”。
    一名在校生表示,该帖所附照片为去年春季校方组织的千人集体跪拜仪式。该名学生表示,不能理解校方行为的同学还有很多。另有网友跟帖称,作为“高三党”,高考前一周上早自习时,全体被要求搬凳子坐在孔子像前读《道德经》。
此事也引发社会多方关注和热议。该校罗校长回应称,学校会组织学生每天进行两次诵读《道德经》《孝经》《论语》等经典,分别在每日早晨6时之前和下午大课间两个时段进行,“每次诵读时间为30到40分钟.我们要求学生都要熟读并背诵这些经典”?而学生跪拜孔子像也确有其事,学校会在教师节、孔子诞辰等传统节日以及高考前誓师大会等时间节点组织学生集会。向孔子等传统文化先贤行礼。但“他们对祖宗圣贤的崇敬是油然而生的”,学校并未强制要求学生下跪。
    新闻一经发出,便引发网络热议。
    @求好运的李子木:支持学校这个做法。哪怕是强制的也支持,现在大家对历史文化知之甚少,教育应该从少年抓起。
    @主持人钟晓:我不赞成这一做法,拜孔子应该背《论语》,拜老子才背《道德经》。
    @高中教师:传统文化教育不要矫枉过正,否则,产生厌烦反而不会让学生接受。
    @北京化工大学刘同学:感恩教育如果一味地趋于形式化,会让学生反感的。
    @印荣生:让学生敬畏经典文化,尊重圣人先贤,也当以进步、文明的方式。将跪拜定为中学生每天必行的规定动作,是教育观念的倒退,实不可取。
    @央广:传统文化当然是应该弘扬的,但是孔子自己最著名的教育理念之一就是“因材施教”,教育是一门科学,光靠一种形式,恐怕还是非自愿的这样一种形式,连孔子自己也要皱眉头。
7.贵州省是非物质遗产资源大省,全省共70项国家级名录,293项省级名录,517项地级名录。2335项县级名录。贵州省也是全国最先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法规的省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省委、省政府强调要体现其原生性和完整性,特别要杜绝伪文化和伪民俗。同时要注意防止过度商业化,要在保护和抢救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传承发展。贵州省的做法已突显出新的“贵州模式”,得到了中外专家的一致好评。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得到完整保护的同时。也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主要体现在旅游节节攀升上,而其中自然生态、民族民间文化是最大卖点。连续几年,省内各宾馆游客大多时候处于爆满状态,各个知名景区、红色圣地、古镇、乡村皆成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远离城市喧嚣、感受自然生态、体验民族文化的好去处。
    在贵州,“保护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全省摸排采集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线索近30000余条,已作简要描述和记载的近15000条,重点调查项目9830项,走访传承人21000余人。通过拉网式普查,采集到大量第一手资料,一大批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濒危和极度濒危的项目得以发掘和保护。
    “贵州侗族大歌”的保护和传承让世人更多地领略了贵州非物质文化的魅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比较集中的黔东南、黔南、黔西南等地区,相继建立一些传习所、传习基地,以多种形式开展传习活动;以民间形式组织的各种民俗、节庆、竞技等活动也日益兴起;苗族银饰、水族马尾绣、玉屏箫笛等一批传统技艺逐步实现了生产性保护。
    近年来。贵州历次组团参加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文化产业博览会、工艺美术品展等活动,不仅将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品带到了世人面前,同时也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贵州,对民族生态文化的保护还纳入了法规体系。2012年5月1日起,贵州省正式实施《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条例”允许地方申请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规定政府应当在城乡规划和建设中对民族文化和文化生态保护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及的建筑物、遗址等采取措施予以保护,不得擅自修缮和改造。同时,鼓励单位和个人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和传习所,研究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州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保护,还得益于10年不间断开展的“多彩贵州”系列活动。2005年首届“多彩贵州”歌唱大赛,340万选手唱响贵州,贵州第一次在歌声中生动起来。紧接着,推出大型民族歌舞诗《多彩贵州风》。之后每一年,贵州均推出各种冠以“多彩贵州”的文化大赛,直至今天的“多彩贵州原生态文化大汇”。“多彩"系列活动激活贵州文化。连续几届的“青歌赛”上,贵州原生态歌手的表现出类拔萃,《多彩贵州风》全球巡演,引起世人的瞩目。贵州民族生态文化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迅速提升。
8.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明也是人民创造的。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如何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其薪火相传,成为当代中华儿女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
    然而也有很多传统文化从业者打着“创新"的旗号,以迎合年轻人的审美来弘扬传统文化。对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田青不以为然。“现在很多传统文化为了迎合潮流,年轻人喜欢什么就来什么。唱京韵大鼓的时候加上《小苹果》,唱地方戏的时候加上街舞或是摇滚乐,不应该这样做。”在田青看来,年轻人的审美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而传统文化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历史的积淀。“我不能根据你没有成熟的、没有厚重感甚至没有文化的浅薄内容来改变我自己。传统文化还是要坚守底线,不要‘转基因’。”
    在当下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中,田青看到的是满眼“同质化”。他拿地方戏剧举例,许多地方戏剧的演出都加大提琴,并且只加大提琴。“没有一个剧团加非洲鼓或者其他乐器的,我们借鉴的品种和因素都太单一。”田青认为,很多传统文化从业者在创新中借鉴西方文艺形式和表一现手法,但因为眼界太窄、“功力浅薄"往往适得其反。“这就造成双重伤害。学习到的只是西方文化表面的东西,同时又把传统文化的精髓给丢了。”
作答要求
假定你是某省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草拟一份《关于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报告》的内容要点。
要求:
(1)内容全面,有针对性;
(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
(3)不超过450字。

选项

答案贵州省是非物质遗产资源大省,一直以来就非常注重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工作。近年来,贵州省不断创新理念,多措并举,使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工作取得成效,突显“贵州模式”。 在保护方面: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地方法规的完善,保证非遗的原生性和完整性,杜绝伪文化和伪民俗。二是对非遗排查摸底。通过走访调查等方式摸清辖区内的非遗家底,大批非遗项目得以发掘和保护。 在发展方面:一是注重开发。在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二是加强传承。建立传习所、传习基地,开展传习活动和民俗活动,对传统技艺进行生产性保护和传承。三是参加、开办各种文化活动。积极参加各种展会活动,将贵州省非遗精品带到世人面前;不问断地开展民族生态文化特色系列活动。 贵州模式为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有力参考,我们应该结合我省实际,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步伐。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mU5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申论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