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admin2010-03-17  33

问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2008年4月28日,在胶济铁路发生旅客列车脱轨倾覆相撞特别重大事故,截至4月30日,已造成71人死亡,416人受伤。事故发生后,国务院办公厅于4月30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指出:要加大治本力度,充分运用财税政策、市场调节和保险机制等经济手段,强化对安全生产的激励约束;加快法制建设,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把安全生产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快科研攻关和技术改造步伐,提高安全生产的科技保障水平;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安全知识普及,特别要抓好特殊工种和农民工的安全技能培训;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规程、制度和标准,大力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安全教育和宣传舆论工作,组织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开展打击非法建设、生产、经营,反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整治生产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以及运输企业超载、超限、超负荷等活动,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和参与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监管职责,加强督促检查。要更加注重对日常生产过程的安全监察,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或单位,坚决责令停产或予以关闭;对严重违反规定即使没有发生伤亡事故的,也要追究责任;对发生的每一起事故,要按照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严格事故查处,及时公布处理结果。要加大对事故频发、隐患突出的地区和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发现重大问题要及时通报有关地方政府,并跟踪督导,确保实效。要做到严格执法、廉洁执法、公正执法,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
   2.2007年8月13日下午,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凤凰县正在建设的堤溪沱江大桥发生坍塌事故,造成64人死亡2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 974.7万元。
事故发生后,国务院组成事故调查组立即开展了调查工作。经调查认定,这是一起严重的责任事故。根据12月7号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湖南省有关部门已将对事故发生负有直接责任、涉嫌犯罪的湘西自治州公路局局长兼凤大公司董事长胡东升、总工程师兼凤大公司总经理游兴富和湘西自治州交通局副局长王伟波等24人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湖南省交通厅、湘西自治州政府相关负责人,省、州公路局和省路桥集团公司以及设计、监理、质监等单位的32名责任人给予了相应的政纪、党纪处分。另外,湘西自治州原州长、州委原副书记杜崇烟对事故发生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因其他违纪违法问题已被湖南省纪委立案,将连同此案一并处理。对事故责任单位及主要负责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了经济等其他方面的严厉处罚。
据交通部统计,我国目前有6 000多座公路危桥。交通运输部计划从2008年起,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大部分危桥的改造任务。截止到2006年,全国务类桥梁共有50万座左右,大部分是在最近十几年内建造的。危桥形成的原因包括桥梁的老化、结构性损伤以及过去落后的设计标准。专家说,20年前的桥梁设计标准不可能预见到现在的车流量。而现在重载车很多,许多桥梁在超负荷运作。据介绍,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有6 282座公路危桥。这些桥梁均属于第五类,即“技术状况处于危险状态,部分重要构件出现严重缺损,桥梁承载能力明显降低并直接危及桥梁安全”。
   3.2007年9月20日,李毅中在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发表讲话,通报了2007年以来全国安全生产情况和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督查情况,并就贯彻国办8月31日《通知》精神,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专项整治,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表了意见。
   ——事故总量和重点行业领域事故普遍下降。据安监总局统计,1~8月份全国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1.9%和13.7%。
   ——较大事故、重大事故减少。截至8月底,全国一次死亡3~9人的较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8.3%和10.6%;一次死亡10~29人的重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 16.9%和14.5%。
   ——考核控制指标实施情况较好。到8月底,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占年度控制指标的56.5%,低于预期的控制进度。全国32个省级统计单位中(含新疆建设兵团),有31个单位事故死亡人数在控制指标以内。多数地区安全状况比较稳定。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事故死亡率和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均有一定幅度下降。
   全国安全生产虽然继续保持了总体稳定、趋向好转的发展态势,但形势依然严峻。突出表现在:一是事故总量仍然过大。1~8月份,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342 073起、死亡62 918人。二是一些行业和地区重特大事故尚未有效遏制。1~8月份发生了4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4月16日,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王庄煤矿瓦斯爆炸,31人遇难;4月18日,辽宁省铁岭市清河特殊钢有限公司发生钢水包倾覆事故,32人死亡;5月5日,山西省临汾地区蒲县蒲邓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28人死亡,2人下落不明;8月13日,湖南省凤凰县堤溪大桥垮塌,64人死亡。还发生了一些非法违法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典型重大事故:山东省魏桥集团铝母线铸造分厂“8·19”铝水外溢事故,20人死亡;重庆市北碚K“4·23”一辆中巴客车翻至桥下,26人死亡。三是一些行业较大、重大事故增加。四是因严重自然灾害引起的事故灾难多发。从7月中旬到8月下旬,全国发生了多起因暴雨飓风等严重自然灾害引发的煤矿淹井、矿山坍塌冒顶、建筑施工工地遭洪水泥石流袭击等事故灾难。特别是8月17日山东省新泰市华源矿业公司因柴汶河河岸决口,引发溃水淹井,172人遇难,另一相邻矿9人遇难,造成惨重损失,教训十分深刻。
   4.2007年5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部署在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从8月27日起,安委会组织23个部委约300人,组成24个组,其中综合组15个,道路交通、铁路、水上交通、民航、电力、消防、水利、民爆器材、中央企业等专业组9个,由相关部委领导同志带队,对30个省区市(西藏自查)、新疆建设兵团和部分中央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了督查。督查结果表明,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都很重视,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动手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了机构,明确了责任,保证了专项行动顺利进行。6~8月期间全国有175.6万户企业和单位开展了排查治理,共自查隐患225.8万余条,已整改201.5万余条,整改率89.2%;其中重大隐患 58 908条,已整改40 466条,整改率68.7%。对尚待整改的重大隐患,已落实整改资金114.77亿元,制定应急预案17 324项。
    从各地区看,准备比较充分,措施比较得力。各地把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迅速传达贯彻到基层和企业,结合实际制定了具体方案,明确了重点。在企业自查自改基础上,各地组织开展了市县、省区范围的检查督查。
   从重点行业领域的相关主管部门和中央企业看:一是工作力度大。各相关部门的领导同志亲自组织实施,派出督查组深入地方和企业进行指导督促;二是重点突出。抓住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重要场所、重要环节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三是措施得力。针对事故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采取了集中整治、召开现场会、下达整改指令、加强监督检查等措施。四是强化了行业监管。抓住隐患举一反三,健全行业标准规程,完善规章制度,实施行业有效指导和监管。五是中央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比较扎实有效。纳入统计的60户中央企业的5 006个下属单位,共排查隐患 162 032条,整改率88.3%,落实整改资金28.53亿元。
   但不容忽视的问题仍然存在:一是进展不平衡,部分地区深度广度不够,少数地方和单位认识不到位,工作不扎实;二是一些地方和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存在薄弱环节,一些严重隐患长期存在,专项行动期间连续发生多起煤矿、冶金、化工、建筑、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等重特大事故;三是一些地方“打非”职责不清、力度不够,非法违法现象抬头。四是一些新建、改扩建工程项目在立项、设计、施工、监理、项目管理和竣工试车等环节存在严重隐患,煤矿、冶金、化工、建筑等新建和在建项目接连发生事故;五是在防范严重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上重视不够,对这类隐患排查治理不力,预警预报预防和应急救援机制不健全。所有这些,都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5.目前,指导支撑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有五个体系。一是以“安全发展”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理论体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会上的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论述,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指导原则、方针政策和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和指导原则,六中全会把安全生产纳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布局,这些都构成了安全生产理论体系。二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2002年国家颁布了《安全生产法》,标志着我国安全生产开始步入法制轨道。此外在《劳动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十余部专门法律中,都有安全生产方面的规定。国务院相继颁布了《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等近百部行政法规。各地都制定出台了一批地方性法规规章。三是以12项治本之策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政策体系。国务院第116次常务会议决定:从安全规划、行业管理、安全投入、科技进步、经济政策、教育培训、安全立法、激励约束考核、企业主体责任、事故责任追究、社会监督参与、安全监管及应急体制等12个方面,采取一系列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政策措施。国务院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50多部具体实施的规范性文件。四是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体系。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体系,由事故死亡人数总量控制指标、绝对指标、相对指标、重大和特大事故起数控制考核指标4类、27个具体指标构成。五是中央和地方相结合、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互动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国家层面上的安全管理职责格局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为非常设机构,安全监管总局对全国安全生产实施综合监管。在地方层面,到 2006年底,各省(区市)、各市(地)以及92%以上的县级人民政府,已建立了专门的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全国共有监管人员约5.5万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以及“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已经形成并逐步完善。
   6.在安全生产责任制所涉及的社会关系中,关键在于确定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是指应当将安全生产纳入分内必须尽的义务,并有能力承担相关责任的组织或自然人。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我国的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可分为四类:一是各级政府和行政管理职能机构,上至国务院,下至基层乡镇政府;二是各种微观生产经营单位,主要是各类企业;三是各类劳动者或从业人员;四是与安全生产有关的中介机构和社会组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安全发展理念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了保障全体人民安全与健康的层次,同时也对各安全责任主体履行安全责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当今时代,安全责任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每个人全面履行应尽的安全责任,才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安全发展,才能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征程中,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充分享受安全与健康的权利。
   总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如果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安全生产规程再严密、安全生产措施再完善都没有任何意义。只有根据时代变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构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保障机制,促使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到位,且强制性地安全问责、奖罚分明,才能推动企业履行应有的社会责任,提高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监管力度和效果,激发和引导好广大社会成员的责任心,从而从制度上解决制约当前安全生产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形成保障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只有在强制的基础上把安全生产责任心和安全责任制统一起来,把安全履责和安全问责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增强人们的安全责任心、培育安全责任感、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在全社会确立一种众志成城、齐抓共管的良性安全责任导向氛围,从而开创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
   7.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把安全发展作为重要理念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国务院把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多次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国家先后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一系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改革和完善国家安全生产监管督察体制;在重点行业和领域集中开展一系列专项治理;增加安全生产投入,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安全生产的经济政策;加大安全生产监督、监察执法力度,严肃查处事故。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近年来,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从2002年开始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2005年比2002年减少1.23万人,但形势依然严峻,存在如下主要问题。一是事故总量大。近10年平均每年发生各类事故70多万起,死亡12万多人,伤残70万人。在各类事故中,道路交通事故平均每年发生 50多万起,死亡9万多人,约占各类事故总起数和死亡人数的71%,76%;工矿商贸企业事故平均每年发生1.6万多起,死亡1.6万多人,约占各类事故死亡人数的13%。二是特大事故多。2001~ 2005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73起,平均每年发生15起;一次死亡10~ 29人特大事故587起,平均每年发生117起。特别重大事故中,煤矿事故起数最多,平均每年发生 8起,占58%;特大事故中,道路交通、煤矿事故平均每年发生42起,各占36%。三是职业危害严重。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新发尘肺病超过1万例。目前,全国有50多万个厂矿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实际接触粉尘、毒物和噪声等职业危害的职工高达2 500万人以上,农民工成为职业危害的主要受害群体。四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工业生产中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已大幅度减少。而我国近年来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以及职业病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仍是比较突出的国家之一。特别是煤矿、道路交通领域安全生产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五是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近年来,生产安全事故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日益增多。2001~2005年发生的突发环境事故中,由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占总数50%以上。
   8.综合各方面信息,当前造成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不能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安全生产缺乏足够认识,存在重经济、轻安全的倾向,忽视安全发展,安全生产未能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没有落到实处,在一些企业安全生产还没有成为自觉行动。二是安全生产基础总体比较薄弱。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企业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生产欠账严重,尤其是一些老工业企业和中小企业,生产工艺技术落后,设备老化陈旧,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低。重大危险源数量大、分布广,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监控管理体系。有些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重大事故隐患尚未得到有效治理。三是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一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企业安全制度、安全培训、安全投入等方面与法律法规要求差距较大,安全生产管理混乱,甚至有些企业不顾职工生命安全,违法违规生产。有的地方领导干部特别是县乡两级领导干部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在安全生产上投入的精力不够,有的甚至存在失职渎职、徇私舞弊、纵容和庇护非法生产行为。四是安全生产监管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部分地方和部门安全监管监察措施不到位,执法不严格,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缺乏权威性和有效性,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查处不力。部分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弱化,一些专业监管部门存在组织不健全、监管手段落后等问题。部分地区安全生产监管机构、执法队伍建设缓慢,尤其是基层安全监管力量薄弱,少数市县尚未设立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一些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不完善,未能形成合力。五是安全生产支撑体系不健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滞后;信息化水平低,尚未建立全国统一的安全生产信息网络系统;科技支撑力量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科研投入不足,成果转化率低;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相对滞后,培训方式和手段落后;应急救援体系不健全,救援装备落后,应急管理意识淡薄,应对重特大事故的能力较差。
   9.近年来,中国10%以上的GDP高速增长使大家形成一种错觉,认为形势一片大好,不能理性地看待、分析当前经济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一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安全生产的矛盾依然突出。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短时间内难以根本改变。在矿山;建筑、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等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和领域,安全保障水平低的企业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将进千步加剧煤、电、油、运等紧张的状况,安全生产面临新的更大的考验。二是从业人员结构变化将增加安全管理难度。我国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从业人员结构变化和人员流动加快,而安全培训教育又相对滞后,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差,不能适应安全生产的要求,将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三是事故风险转移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工业发达国家一些危险性较大的产业正向我国转移。同时,我国一些危险性较大的产业也将出现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大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城市向农村转移的趋势。这些变化加大了事故风险,使安全生产面临新的挑战。
   总之,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既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又要妥善应对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紧密结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制订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遏制事故增长和高发的态势。
10.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问题突出。
煤矿:在工矿商贸企业事故中,煤矿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特大事故突出。2002~2005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平均每年为6 282人,约占工矿商贸企业各类事故死亡人数的41%以上;特别是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多发,平均每年发生50起,约占工矿商贸企业特大事故总起数的78%;平均每年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约8起,占工矿商贸企业特别重大事故总起数的 80%左右。
   烟花爆竹:2002~2005年平均每年发生烟花爆竹事故162起,死亡324人。
   建筑:建筑业事故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从2001年的1160人上升到2004年的2 789人,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4%。
   道路交通:道路交通事故总量大,死亡人数多。2002~2006年平均每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约 68万起,占各类事故总起数的70%;死亡人数高达10万人以上,占各类事故总死亡人数的78%。
   铁路交通:铁路交通事故(含铁路路外事故)起数多,死亡人数总量大。2002~2005年平均每年发生事故约1.2万起,死亡约8 300人。
   民航飞行: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巨大。1994~2003年我国民航运输飞行重大事故率为0.62次/百万飞行小时,与航空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差距(美国同期为0.17次/百万飞行小时)。
   11.2004年初国务院作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明确了我国安全生产中长期奋斗目标。第一阶段:到2007年即本届政府任期内,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重点行业和领域事故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第二阶段:到2010年即“十一五”规划完成之际,初步形成规范完善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第三阶段:到2020年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性好转,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事故死亡率、十万人事故死亡率等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依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的“十一五”期间要使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的要求,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把安全生产列为专节,规定“十一五”期间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降低35%,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降低25%,这两大目标和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已纳入国家统计指标体系。
   12.山东省代省长姜大明2007年9月12日要求全省深刻汲取近期所发生的多起安全事故的惨痛教训,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集中开展安全整治大检查,并表示将严格事故调查处理,严格追究事故责任者的责任。
   在12日举行的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电视会议上,泰安市、滨州市政府主要负责人首先作检讨性发言,表示要认真汲取山东华源矿业公司“8·17”河岸决口引发的溃水淹井事故灾难、魏桥创业集团“8·19”铝水外溢事故教训,举一反三,认真整改。
   姜大明在会上批评了一些地方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的现象。他说,有的国有企业改制后,政府与原属企业互相推诿,不履行安全监管责任;有的企业做大了,牛得很,地方不敢管,安全监管人员进不了门。今后,凡年内没有完成安全控制指标,或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地方,主要责任人年终考核要一票否决。
   目前,山东各地正在集中进行为期60天的安全整治大检查活动。山东省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查出并消灭一次隐患,就是防范一起事故。山东省要求各地针对重点行业和领域进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这些重点行业和领域包括: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海上运输、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施工等经常发生事故的地方。
给定资料列出了我国当前安全生产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请你针对主要问题提出对策。
   要求:(1)条理清楚,表达简洁流畅;(2)针对问题,有的放矢;(3)字数不超过500字。

选项

答案我国当前的安全生产中存在政府及相关责任部门监管体制与机制尚不完善、全社会安全生产观念不够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健全、责任追究力度尚待加大、安全生产基础不牢安全生产投入不足等主要问题,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可采取如下对策:①把安全生产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行有利于安全生产的经济政策;②深入贯彻落实“安全发展”科学理念和指导原则,健全完善考核奖惩、激励约束机制;③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特别是狠抓煤矿安全这个重中之重,深入开展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④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安全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各行业事故防范和处置能力;⑤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监管监察队伍自身建设;⑥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⑦实施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⑧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提高防范处置重特大事故的能力;⑨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推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⑩加强安全生产中介组织建设;⑩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解析 这是一道对策题,难度相对偏大,但解题思路比较清晰,解答时可以从人、观念、法规制度、社会舆论人手解答,也可以从中央及地方政府、相关企业、社会大众人手解答,还可以从制度约束、规范运行、督查落实人手解答,总之回答要针对主要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而且力求全面。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mU8e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