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2011年考试真题)计算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收入所采用的实际利率,应当在取得该项投资时确定,且在该项投资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 )
(2011年考试真题)计算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收入所采用的实际利率,应当在取得该项投资时确定,且在该项投资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 )
admin
2019-07-09
61
问题
(2011年考试真题)计算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收入所采用的实际利率,应当在取得该项投资时确定,且在该项投资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重点是对“各类金融资产后续计量的核算”的掌握。计算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收入所采用的实际利率,应当在取得该项投资时确定,在该项投资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因此,本题的说法是正确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mWQ0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级会计实务题库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类
0
中级会计实务
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费。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计提盈余公积。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该公司有关房地产的相关业务资料如下:(1)2×10年1月1日,甲公司开始建造管理用办公大楼。为建
2014年12月31日,某事业单位有关收支科目的余额有:上级补助收入的贷方余额为350万元,事业收入的贷方余额为200万元,经营收入的贷方余额为200万元,事业支出的借方余额为500万元,经营支出的借方余额为280万元。假定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支均为非专用
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假定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2009年至2015年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1)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外购一项固定资产,当日市场价格为769.23万元,进项税额可抵扣,预计固定资产尚可使用
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时,应以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不产生汇兑差额。()
甲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按月计算汇兑损益。(1)甲公司2×12年3月份发生的有关外币交易或事项如下:①3月3日,将10
下列交易或事项属于会计政策变更且需要进行追溯调整的有()。
下列选项中关于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的判断,表述正确的有()。
甲公司2013年1月1日发行3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年1月1日付息、到期一次还本,面值总额为10000万元,实际收款102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实际利率为6%。债券发行1年后可转换为甲公司的普通股股票。该债券包含的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为9465.40万
A公司为上市公司,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税率为25%,按照净利润的10%计提盈余公积,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次年4月30日完成,年度财务报表于次年的3月30日批准对外报出。资料(一):2014年发生的有关事项如下:(1)2014年11月5
2013年1月1日,甲公司开工建造的一栋办公楼,工期预计为2年(假设在2013年1月1日已经符合资本化要求)。2013年工程建设期间共占用了两笔一般借款,两笔借款的情况如下:向某银行长期借款2000万元,期限为2012年12月1日至2014年12月1日,年
随机试题
下列关于Web2.0时代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已知y=f(x)是由方程ex一ey=xy所确定,则=().
患者主诉近半年胃脘胀痛,连及胁肋,嗳气后疼痛减轻,生气时胃痛加重,食欲不振,或见嘈杂吞酸。舌诊时,可见舌红,苔薄白,脉弦。下列不能对症下药的是()
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作适当简化处理,符合会计核算的()原则。
某企业平均存货为3000万元,全年销货成本为9000万元;应收账款周转期为60天;平均应付账款为1760万元,每天的购货成本为22万元。若一年按360天计算,则该企业的现金周转期为()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对于已经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社工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自我了解:()。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
根据所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07~2010年间,全国艺术团体机构数平均每年增加多少个7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之一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要长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水平,即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双中高”。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双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