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哪些案件经人民法院调解后,可以不制作调解书?( )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哪些案件经人民法院调解后,可以不制作调解书?( )
admin
2021-12-19
66
问题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哪些案件经人民法院调解后,可以不制作调解书?( )
选项
A、李某与王某的离婚案件经调解后双方达成关于财产分配及其他相关问题的离婚协议
B、张某与其收养的儿子李某之间的收养案件经调解后双方同意维持收养关系
C、杨某与谢某的离婚案件经调解后双方同意不再要求离婚,保持婚姻关系,共同生活
D、汪某与陈某之间关于某鼻烟壶所有权的争议案件,经调解汪某同意归还,但表示由于未带在身边,可以3日内归还
答案
B,C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mZU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与乙结婚后因无房居住.于2000年8月1日以个人名义向丙借10万元购房.约定5年后归还,未约定是否计算利息。后甲外出打工与人同居。2004年.1月9日.法院判决甲与乙离婚,家庭财产全部归乙。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2006年卷三第60题)
甲女委托乙公司为其拍摄一套艺术照。不久,甲女发现丙网站有其多张半裸照片,受到众人嘲讽和指责。经查,乙公司未经甲女同意将其照片上传到公司网站做宣传,丁男下栽后将甲女头部移植至他人半裸照片,上传到丙网站。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1—卷三—66,多)
2014年5月,甲乙丙丁四人拟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关于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与出资,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甲为自己的车向乙公司投保第三者责任险,保险期间内甲车与丙车追尾,甲负全责。丙在事故后不断索赔未果,直至事故后第3年,甲同意赔款,甲友丁为此提供保证。再过1年,因甲、丁拒绝履行,丙要求乙公司承担保险责任。关于诉讼时效的抗辩,下列哪些表述是错误的?
甲、乙签订一份购销合同。甲以由银行承兑的汇票付款,在汇票的背书栏记载有“若乙不按期履行交货义务,则不享有票据权利”,乙又将此汇票背书转让给丙。下列对该票据有关问题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两年前,陈某以其6岁的儿子陈丹为被保险人投保了一份5年期的人寿保险,未指定受益人。今年8月,陈丹因病住院,由于医院的医疗事故致使陈丹残疾。按照保险法的规定,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华新基金管理公司是信泰证券投资基金(信泰基金题)的基金管理人。华新公司的下列哪些行为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卷三2012年真题试卷第73题)
2007年4月2日,王某与丁某约定:王某将一栋房屋出售给丁某,房价20万元。丁某支付房屋价款后,王某交付了房屋,但没有办理产权移转登记。丁某接收房屋作了装修,于2007年5月20日出租给叶某。租期为2年。2007年5月29日,王某因病去世,全部遗产由其子小
若丙公司章程对《投资协议》的内容予以确认,则丙公司董事会的下列何种行为符合法律规定?为控制丙公司,秦某以甲公司的名义和丙公司董事的名义提请召开临时股东会,并于合法时间内通知了乙公司,乙公司和帅某未到会。秦某与代表甲公司的另一董事决定由秦某主持会议,并作
模特甲将自己的摄影写真集上传到自己的博客中。某摄影家乙发现甲的写真后,将之转载到自己的微博上。则乙的行为:()
随机试题
材料:中学生甲本来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女孩,前段时间因为父母闹离婚变得精神恍惚,情绪十分低落,不跟其他同学说话,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对老师的提问反应迟钝。中学生乙在家长会结束以后,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家,而是一个人在校园里转了一圈。他来到了后
Calculations,whichareastronomicallyexact,havebeenmade______withtheuseofcomputers.
A按给药途径分类B按分散系统分类C按制法分类D按形态分类E按药物种类分类便于应用物理化学原理来阐明各类制剂特征的分类是
A.人工流产综合反应B.Asherman综合征C.羊水栓塞D.吸宫不全E.子宫穿孔人流术后闭经,周期性下腹疼痛,可能原因为
牵正散的适应证是小活络丹的适应证是
赵某在某工地打工,项目负责人与赵某约定,不管出现任何事故,公司最多赔付3000元。后在施工中,砖块坠落砸伤了赵某,花去医疗费5000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碳精制的过滤器
科学家对石墨进行处理,使得石墨片的厚度逐渐变薄,最终获得目前已知的最薄的材料——石墨烯。石墨烯作为电导体,它和铜有着一样出色的导电性;作为热导体,它比目前任何其他材料的导热效果都好。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所持有的另一方不能履行合同的证据被证明是不确实的,中止履行合同的一方应当()。
筷子在先秦时被称为“梜”,是木字旁,不是“挟”。《礼记.曲礼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郑玄的注释是“梜,犹箸也”。司马迁的《史记.宋微子世家》谓“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栖’。”说明“箸”的称呼始自商代。“箸”变成今天的“筷”,有个说法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