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乙二人拦住丙某的汽车之后,持刀威逼丙某交出财物。结果只有几百元钱,甲乙很不甘心。上车持刀逼迫丙某开车回家,劫持丙某到丙某的家中,拿走3万元现金。然后又拿着丙某的存折,挟持丙某到银行中取出20万元现金。另有一个30万元的存折一时无法取出。甲乙把存折交还丙某
甲乙二人拦住丙某的汽车之后,持刀威逼丙某交出财物。结果只有几百元钱,甲乙很不甘心。上车持刀逼迫丙某开车回家,劫持丙某到丙某的家中,拿走3万元现金。然后又拿着丙某的存折,挟持丙某到银行中取出20万元现金。另有一个30万元的存折一时无法取出。甲乙把存折交还丙某
admin
2013-10-21
33
问题
甲乙二人拦住丙某的汽车之后,持刀威逼丙某交出财物。结果只有几百元钱,甲乙很不甘心。上车持刀逼迫丙某开车回家,劫持丙某到丙某的家中,拿走3万元现金。然后又拿着丙某的存折,挟持丙某到银行中取出20万元现金。另有一个30万元的存折一时无法取出。甲乙把存折交还丙某,但要其打30万元的欠条。丙某被迫打30万元的欠条后,甲乙才放了丙某。甲乙的行为不成立:( )
选项
A、绑架罪
B、绑架罪和抢劫罪
C、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
D、抢劫罪
答案
A,B,C
解析
甲乙当场直接取得财物,属于抢劫罪。劫持行为是其抢劫暴力的一种形式。
绑架罪和抢劫罪的区别:一是取财是否具有当场性;二是取财对象是否针对被害人本人。在司法实践中,行为人采用暴力手段非法控制被害人后,逼迫被害人给其亲朋好友打电话,谎称自己看病、交通肇事、打架急需用钱,将钱送至其指定的地方或者接受人,是抢劫行为的延续,应属于抢劫罪。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mcC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欲购买乙的汽车。经协商,甲同意3天后签订正式的买卖合同,并先交1000元给乙,乙出具的收条上写明为“收到甲订金1000元。”3天后,甲了解到乙故意隐瞒了该车证照不齐的情况,故拒绝签订合同。下列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地方司法机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明大诰》说法组合正确的是:①《明大诰》是一本关于刑事方面的法规;②《明大诰》比《大明律》法律效力略低,重要是惩治不法官吏方面的效力;③《大明律》中处以笞、杖刑的罪行,在《明大诰》中可以处以极刑;④朱元璋亲自编订《明大诰》,但他死后,《明大诰》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关于党的领导与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邓小平同志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江泽民同志指出:“民主法制建设要抓紧进行。”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关于民主与法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
下列关于法的渊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宪法的实施保障,说法正确的有()。
张某在火车站候车室窃得某人一提包,到僻静处打开一看,里面没有钱财,却有手枪一支,子弹若干发,张某便将枪支、子弹放回包内,然后藏于家中。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甲将其所有的房屋出租给乙,双方口头约定租金为每年5万元,乙可以一直承租该房屋,直至乙去世。房屋出租后的第二年,乙为了经营酒店,经甲同意,对该房屋进行了装修,共花费6万元。一天晚上,一失控的汽车撞到该房屋,致使其临街的玻璃墙毁损,肇事司机驾车逃逸,乙要求甲维
随机试题
历史老师在课上讲述南京大屠杀的情景时不禁义愤填膺,声音一度哽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患者女,30岁。反复出现抽搐发作两天,病前曾因工作上的事情与同事发生过争吵。抽搐发作为阵发性,发作时呼之不应,口角歪斜,对光反射存在,1分钟左右缓解,事后有时能回忆发作时的情况。脑电图检查结果正常,脑脊液压力为0.75kPa,白细胞数为10×109/L
医学人道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首选的药物是
某市A区申某与谢某在B区共同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B区公安分局辖区内某派出所对谢某处以500元罚款,把申某移送到B区公安分局处理。B区公安分局对申某处以拘留15日的处罚。请回答下列问题:如谢某和申某均申请复议,下列有关复议机关的确定正确的
水泥密度试验时,两次试验结果的差值不应大于()kg/cm3。
下列选项中,关于“安全控制的目标”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发行可转换债券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有()。
4岁的洋洋独自在幼儿园玩滑梯,由于滑梯已损坏,摔下滑梯,造成颅脑中度损伤,轻度后遗症。带班姚老师说:“当时孩子们正在午睡,近两点,洋洋起来,自己一个人出去了,过了20分钟,见洋洋还没回来,急去寻找,结果在滑梯下发现。”(1)材料涉及的法律关系主体有哪些?
试研究级数(α>0)是绝对收敛、条件收敛还是发散?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