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情境:在高中音乐欣赏《草原放牧》(系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中的第一部分),教师在导入环节之后进入以下环节: (1)介绍乐曲的相关创作背景(系根据电影《草原英雄小姐妹》主题歌改编)。(用时4分钟) (2)介绍主要演奏乐器琵琶及协奏曲的演奏形式。(用时3分钟
情境:在高中音乐欣赏《草原放牧》(系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中的第一部分),教师在导入环节之后进入以下环节: (1)介绍乐曲的相关创作背景(系根据电影《草原英雄小姐妹》主题歌改编)。(用时4分钟) (2)介绍主要演奏乐器琵琶及协奏曲的演奏形式。(用时3分钟
admin
2016-04-27
69
问题
情境:在高中音乐欣赏《草原放牧》(系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中的第一部分),教师在导入环节之后进入以下环节:
(1)介绍乐曲的相关创作背景(系根据电影《草原英雄小姐妹》主题歌改编)。(用时4分钟)
(2)介绍主要演奏乐器琵琶及协奏曲的演奏形式。(用时3分钟)
(3)介绍作品的曲式结构——引子、第一主题、第二主题及各部分的音乐情绪。(用时7分钟)
结合音乐课程教学教法,根据以上教学案例,谈谈你的看法。
选项
答案
音乐欣赏教学就是让学生听赏各式各类的音乐作品,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对音乐的感悟过程。在对音乐的感悟中,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其中包括对音乐要素的感受力、对音乐风格的感受力及对音乐情境意象的感受力等。在培养这些感受力的同时,使学生的人格情操得以陶冶。现代课堂教学论认为,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勇于创作是创新教育的真谛。该案例中,教师循序渐进地讲解了乐曲创作背景、演奏乐器及作品的曲式结构,有利于学生知识性的学习,但在教学中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没有体现学生的参与。只有教师的讲,学生的听而没有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音乐,欣赏音乐的兴趣。音乐欣赏教学应以聆听音乐为主,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比较,使他们在音乐欣赏的实践活动中熟悉、理解、鉴赏音乐,而不是教师的生硬灌输。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mpZ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音乐题库教师公开招聘分类
0
中学音乐
教师公开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熟,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我国决定战争和和平问题的国家机构()。
人们熟悉的唐诗宋词,从内容上说可谓包罗万象,似乎宇宙和人世间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入诗。________。《都门杂咏》的作者杨静亭谓:“竹枝词者,古以纪风俗之转移,表人情之好尚也。”词家唐圭璋说得更具体:宋元以降的竹枝词,“内容则以咏风土为主,无论通都大邑或穷乡
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是()。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将“依法治国”作为全会主题。“依法治国”这一概念正式提出是在()。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一切文化都沉淀为人格。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他在这里所说的“浮士德”,已经不是一个具体的人名,而是指他所属的民族的集体人格,也就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这种集体人格早就存在,歌德只是把它表现出来罢了。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与中国古代名曲《十面埋伏》所使用乐器相同的是()。
四部和声有4个声部,分别是高音部、中音部、次中音部和低音部。()
在五线谱中,高音谱号又称G谱号,中音谱号又称C三线谱号,低音谱号又称()。
随机试题
男性,24岁。背重物时突然昏倒2小时入院。查体:血压80/60mmHg,脉搏120次/min,呼吸30次/min,神志清,面色苍白,腹胀,全腹轻度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左下胸有皮肤淤斑。1周前因车祸撞击左下胸部,曾卧床休息2天。为进一步
主要经肾脏排泄的离子型对比剂是
妊娠期口腔健康检查的重点是()
A.鼻孔咽喉干燥B.鼻塞流浊涕C.鼻流浊涕腥臭D.鼻血鲜红E.鼻塞流清涕鼻渊病人,可见的症状是()
某甲醇合成厂房,地上1层,建筑高度为6m,总建筑面积为4000m2,划分为1个防火分区;建筑平面几何外形为长方形,长边为100m,短边为40m,按1个空间设计,承重结构采用钢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顶形式为平屋顶并全部采用单位质量不超过60kg/m2的
采用概算指标法编制建筑工程概算时,当设计对象的结构特征与某个概算指标有局部差异时,则()概算指标编制概算。
下列不属于影响期权价格的基本因素的是()。
简述优秀音乐主题的特点。
由于我国跨越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阶段,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因此邓小平指出:“现在我们虽说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这说明()。
已知:(1)只要甲被录取,乙就不被录取;(2)只要乙不被录取,甲就被录取;(3)甲被录取。已知这三个判断只有一个真,两个假。由此推出()。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