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组成。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

admin2017-12-13  33

问题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组成。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1.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的官方网站右上角,有一串实时更新的数字,这是自2006年1月9日世界卫生组织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中国生效起,中国死于炯害的人数。截至2015年6月8日记者截稿,这个数字是“10359127”,这就意味着,从2006年1月9日开始,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中国人死于烟害。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据悉,大部分的香烟成分中并不仅仅有我们见到的烟草,它在生产过程中还会被加入香精、重金属、助燃剂等化学添加剂。香烟燃烧所产生的烟雾中包含有4000余种化学物质,至少有250种已知的有害物质、50种已知的可致癌物质。香烟的有害物质并不会被过滤嘴大面积吸附,也不会被吸烟者完全吞下,因此被动接受二手炯炯雾的非吸烟人士一样难逃香烟的危害。二手烟烟雾可以引发成人严重的心血管病和呼吸道疾病(冠心病、肺癌等),可能造成婴儿的猝死,造成孕妇新生胎儿体重降低,等等。权威医学周刊《The Lancet》的研究表明,香烟生理伤害以及成瘾性比大麻和摇头丸还要高。
    为此,这些年,地方层面的控烟立法非常积极和主动,全国各地已经出台了诸多控炯法规和制度。据统计,我国的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杭州、广州、银川、鞍山、青岛、兰州、深圳、长春等大中城市均实施了相关的城市公共场所吸炯条例。
    《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于2010年3月1日正式实施,它在中小学、商场、超市、电梯等13类场所“完全禁烟”;在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部分禁炯”,即吸炯区或吸烟室以外禁止吸烟。据2013年度《上海市公共场所控烟状况》白皮书显示,上海2013年控烟罚款突破48万元,控烟执法力度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长春市2014年3月初开始实施防止烟草烟雾危害办法,规定在包括咖啡馆、酒吧在内的8大类公共场所全面实行禁烟,即使在火车站、机场也没有吸烟区,不设政策“缓冲期”,并提出了卫生监督机构“一家执法”的控烟模式。
    2.2014年11月,北京市通过了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控烟法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该条例已于2015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
    在禁烟新规实施前夕,北京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北京成人吸烟率为23.4%,全市有419万“烟民”,不吸烟却深受二手烟毒害的有1000多万人。数字如此触目惊心,为何“烟民”队伍依旧在壮大?
    “从大的环境看,中国民众对于烟草危害的认识仍然欠缺,有些人甚至视而不见,整个社会没有形成好的控烟氛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研究员杨杰对记者表示,虽然控烟之路已走过多年,但是,中国的控烟仍然面临社会认知上的问题。
    杨杰的上述观点有着更为直观的数据支撑,根据原卫生部在2012年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3/4以上的中国人不能全面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2/3以上的中国人不了解二手烟暴露的危害。大多数人通常只是将吸烟当作一种“自愿选择的不良习惯”。
    长期关注控烟问题的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吴宜群向记者说,对于中国社会的控烟环境,“烟民”中一些特殊群体在社会中的“恶示范”,危害巨大。
    “一些医生一边提醒社会烟草的危害,一边自己是铁杆‘烟民’,甚至在医院吸烟;一些领导干部一边号召控烟,一边在会议室里‘吞云吐雾’,带头无视法规;一些教师和家长一边管着孩子吸烟,一边自己在孩子面前吸。"吴宜群说,如果这些群体不带头禁烟,很难期待全社会形成控烟共识。
    根据北京的安排,条例正式实施后,北京1000多名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将行动起来,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也有义务对吸烟者进行劝阻和制止。2015年的6月至8月,除日常监督处罚外,北京还在每个月确定1周开展集中行政处罚。
    对于受理投诉举报事项,北京还表示,力争7至15个工作日内办结并把结果反馈给投诉举报人。同时,北京将督促有条件的控烟场所,利用烟雾警报、浓度检测、视频图像等技术手段监控吸烟行为,提升执法能力。
    尽管如此,1000多人如何监督400多万“烟民”?如何能在几分钟的抽烟过程中抓到“现行”?舆论中,对于北京的控烟执法仍然充满担忧之声。
    对此,杨杰分析,作为控烟的主导力量,监督执法部门与其抱怨困难多,不如反思自身是否足够重视控烟执法。
    “为什么酒驾执法就能收效显著,而控烟执法却困难重重?目前,中国控烟的执法难,更大的问题是执法者存在执法上的‘心理障碍’,很多地方执法者发现违规吸烟者后,多是以劝阻、宣传、警示了事,自身就没有处罚的意识。”杨杰说。
    在吴宜群看来,当前中国控烟的监督之难,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控烟监督缺少公众参与,“法律的权威首先要基于全民的认可,如果大家都认为别人吸烟跟自己无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么我们只能在沉默中继续成为受害者”。
    在中国,烟草行业的最高行政管理部门为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则是负责全国烟草产供销的经济实体,但两者实质上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既具有行政职能,又承担经营任务。
    烟草行业政企不分的体制产生了一个颇显尴尬的现状:国家烟草专卖局一方面肩负立法和敦促禁烟工作的重任,另一方面又承担促进中国烟草产业发展,增加生产销售的职责。
    “左手控烟、右手卖烟,卖烟给力、控烟不力”,这成为国内外舆论对于中国烟草体制的形象比喻。
    “这样的体制下,因为行业利益的阻挠,他们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自然难言有效控烟。此外,因为烟草经济的诱惑,考虑到GDP和地方财政,地方政府在控烟方面也往往缺乏主动性。”有关人士称。
    烟盒包装上印制类似黑肺、骷髅等恐怖警示图案,这在其他国家都行得通,在中国却迟迟难见进步,甚至我们的烟盒上普遍印有国家或地区的标志性建筑,这样的反差充分说明烟草包装其实就是中国烟草业在竭力保留的广告阵地。
    专家表示,因为行业利益,中国的烟草行业还曾以所谓“低焦油、低危害”、添加中草药等“降焦减害”的方式误导公众,这些都是基于巨大行业利益而对控烟进行的阻挠。
    3.自从1492年秋天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南美洲一个叫圣萨尔瓦多的岛屿上发现印第安人吸的烟草后,就决定了烟草将要传人世界各地的命运。不过,无论是葡萄牙还是西班牙,当时只是把烟草作为一种观赏植物来种植的,就是法国驻葡萄牙大使尼古特把烟草带到法国时,也是把烟草作为能“医治百病"的药物来吸的。法国为了纪念尼古特的传播之功,还在1586年把烟草定为尼古丁属,把烟草中的碱称为尼古丁。
    哥伦布发现的烟草传人中国,已经是明代万历年间的事了,这中间葡萄牙人占领的菲律宾扮演了重要角色,我国早就有“吕宋岛皆产烟叶”的说法。与西方的法国、英国等国一样,当时烟草也是被当作一种药物传人中国的,但没想到这种药物一到中国,就迅速蔓延,成了几百年不少人吞云吐雾不离手的休闲品。
    炯草作为一种药物在迅速传播的同时,它的副作用也暴露无遗。最早指出烟草有害的,是一个叫斐南地奥卫杜的人,他于1526年在圣多明各对烟草进行研究时,发现烟草让人处于麻痹状态时,实际上就是一种中毒现象。自此以后,各种禁烟运动时有发生,官方对吸炯者的惩处也层出不穷。
    1558年,英国有人因为吸烟过量而中毒,于是,英国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对吸烟者予以重罚。继15 95年英国药物学家著述的《最新而且最有价值的有关烟草的看法》一书中指出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后,1602年英国又出版了一本《扫除烟害运动》的书,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本宣传禁烟运动的书籍。时隔两年后的1604年,英王詹姆斯一世亲自起草了著名的《讨烟檄》,把烟草说成是阴司的腐败、万恶的渊薮,并采取了严厉的禁烟措施,将炯草的关税提高了40倍不说,还杀掉了一个叫沃尔特•罗利的抽烟贵族,以警告烟民。紧接着,又处死了一群吸烟的人,捣毁了烟草机构,摧毁了乡村的大片烟田。
    土耳其皇帝莫拉塔四世也不甘示弱,不但颁布了严厉的禁炯令,还亲自上街去抓捕、惩处烟贩子。一旦发现烟贩子卖烟,就当众砍掉他们的头,并将尸首丢在路旁,以示禁炯的决心。1615年,波斯王沙阿巴斯害怕吸烟影响国民生殖率,下令用烟商的货物架起火葬堆,把烟商当众活活烧死;1634年,俄国沙皇颁布禁烟令,规定吸烟者鞭打,嗅烟者割鼻,屡教不改者流放西伯利亚或者处死。
    我国明代在1639年也颁布了禁烟令,一旦发现吸烟、售烟者,一律处死。1640年,一个赴京会试的举人,不知道皇上已经禁烟,任由随行仆人带着些烟草在京出售,第二天这个举人就在西市被砍了头。但由于烟草给各国带来的经济利益非常可观,各国的禁烟都是有始无终,很不彻底。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烟草的危害越来越清楚,但禁烟运动已经从历史上强行“压服”的做法中走了出来,变成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诫方式。1954年,英国皇家医学会第一次发表了吸烟与健康的报告,把吸烟与肺癌联系到了一起;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皇家内科学会和英国卫生部再次指出世界上肺癌致死人数日益增多的主要原因,就是吸烟;1964年,英国公共卫生署重申“吸烟是造成肺癌的原因之一,而且是所有致癌因素中最厉害的”。
    无独有偶,美国医政总署也于1964年在总结600多篇论文的基础上,发表了最有权威、最有影响力的“吸烟与健康”的报告,将香烟定为“杀人犯”。尽管这些国家振臂呐喊,但受利益的驱使,响应者仍寥寥无几。直到1987年,禁烟运动才成为全球性的统一行动,第六届吸烟与健康国际会议宣布,将1988年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世界卫生组织率先垂范,把总部的烟灰缸全部撤掉。从1989年起,又将每年的5月31日作为年度的“世界无烟日”,无烟运动从此走向了新的高潮。
    4.在重庆大渡口的一家公司,三年来,其禁烟令不断升级,从最初罚款两百到罚款五百,更恐怖的是,如果只见烟头不见人,那就全员罚款,连老板自己也不例外。一人吸烟、全员挨罚的“连坐”禁烟令虽争议不断,但效果还不错。
    “一次比一次严,哪个还敢在公司吸烟?”2015年5月25日下午两点半,记者来到这家公司。说起禁烟令,部分员工忍不住吐槽,自己来公司不到三年,就经历了公司三次“禁烟行动”。最开始,只要求在厂区内和大办公室内禁止吸烟,违者罚款一百元,如果在厂区内找到烟头却找不到吸烟者,全公司每人罚款20元。今年年初,禁烟令突然“升级",全公司内所有区域都禁止吸烟,被逮住的罚金也从100元涨到了200元,每人罚款20元的规定依然保留。上周五,公司又贴出一张“加强版"禁烟令:被发现在厕所内吸烟,吸烟者罚款500元,如只发现烟头而未发现吸烟者,所有使用此厕所的吸烟者每人罚30元。
    在这家公司,每天上午10点到10点15分和下午3点到3点15分是员工休息时间,也是烟民们眼中的“放风时间"。下午3点,烟民们径直走向公司大门外,不少人把烟紧紧攥在手里,看上去有点迫不及待。很快,公司大门外就聚集了近40位烟民。很多人一手拿着点燃的香烟,另一只手还拿着下一支。“抓紧时间,每天就这两个15分钟。"一位烟民说。很多吸烟员工在这15分钟时间内,都要吸2—3支香烟,有的人表示根本“过不了瘾”。
    事实上,从公司出台禁烟令以来,烟民们为了抽上一支烟想尽办法,也有不少人因此被罚款。“有次在更衣室抽烟被发现,就被罚了100元。”小王说。还有同事躲在过道、厕所里抽烟,发现后都被罚款。后来,大家只能强忍到“放风时间”或下班。
    公司最开始推出禁烟令时,除了烟民反对外,很多员工都表示支持,因为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二手烟”。然而没过多久,公司的“禁烟专员”在厂区内发现了一个烟头之后,很多不抽烟的员工也开始反对公司的禁烟令。
    “真的是每个人都被罚了钱的,在工资里直接扣。”在这家公司工作四年的小李说,大家最开始都以为“每人罚20元”是闹着玩的,结果没想到是来真的。
    “大家意见都很大,认为这样的‘连坐’处罚很不合理。”小李说,自从有了禁烟令,公司所有员工每年都要因此“躺枪”一两次。
    当然,更多的人对禁烟令表示赞同。“我宁愿花几十块钱,买一个无烟的环境。”王女士说,自从禁烟令实施以来,很久没在公司里闻到烟味了。
    “其实这真的是件好事,至少我一天抽的烟明显减少了。”一位有近40年烟龄的老烟民说,刚执行禁烟令时,因为不能随时吸烟,工作起来没啥干劲,“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去适应,强迫自己减少吸烟的支数,现在甚至‘放风时间’都不想抽炯了。”
    “再坚持下去,我们都可以戒烟了。”另一位老炯民也表示赞同。他说,现在自己的吸烟量已经从每天一盒以上,减少到每天3支。
    公司出台禁炯令,并且多次“升级”,究竟为何?这家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解释,公司出台禁烟措施,出于几方面考虑。
    首先,公司是一家生产医疗器械的企业,厂区内会有一些易燃物,因此,禁炯首先是从避免火灾的角度考虑。除此之外,公司近400名员工中,吸烟的毕竟是少数,所以,在公司内禁烟,可以有效杜绝二手烟对其他员工的危害。
    这位负责人坦言,公司制定这么严厉的禁烟令,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通过禁烟令来提高整个公司的管理水平。“禁烟只是一部分,我们希望通过禁烟让大家遵守公司的所有规定。”这位负责人说,公司需要彻底禁烟,这也是为什么公司没有特别设置吸炯室的原因。
    对于全公司员工“连坐”处罚是否合理的问题,这位负责人解释:“这样的做法是希望全体员工都一起来参与和监督禁烟。”这位负责人最后补充说,公司的老板不吸炯,但是如果发现无人认领的烟头,老板也会被罚。
    5.2015年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称,“无炯"正成为全世界的新规范,烟草使用率开始出现下降,但各国政府必须加快控烟步伐,进一步限制炯草制品的消费,保护公众健康。
    英国在控烟方面可谓多管齐下。早在2005年,英国卫生部就颁布了《公共健康白皮书》,规定用4年时间,逐步实现在餐馆、酒吧、咖啡馆等公共场所禁烟。2007年,英国政府又出台了禁止在室内吸烟的实施细则方案。此后,又有一系列与之配套的相关法令、法规相继出炉,控烟行动不断取得实质进展。
    根据相关规定,在室内工作场所吸烟者最高可被罚款200英镑。禁炯场所的经营者如果不制止他人吸烟,将被处以最高2500英镑的罚款。相关的法律还规定,英国所有大型商店和超市的香烟柜台,必须装上柜门把烟草制品遮盖住,或把香烟放在不显眼的地方,以降低香烟对青少年的视觉诱惑。
    芬兰社会事务与卫生部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在15—64岁的芬兰人中,16%的人每天都吸烟。由于大部分成年人都是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吸烟,芬兰目前将控烟的重点对象设定为青少年群体。
    报告显示,在14—18岁的青少年中,13%的人每天使用烟草制品,包括鼻烟、水烟以及香烟。在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中,26%的学生已经尝试过吸烟,这个比例在初三学生中为55%。80%的学生已经有烟瘾的症状。
    为帮助学生尽早戒烟,芬兰政府与学生展开摸底式对话。通过交谈,了解哪些措施能让学生们更有效地放弃吸烟。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从商店、书报亭里买炯草制品,调查发现,有67%的学生表示烟草价格上升会放弃购买。其次,学校制定和推广健康提示或危险警告也能帮助学生从心理上放弃吸烟。
    烟草店在法国街道上随处可见,据法国烟草信息服务网统计,法国目前有1600万烟民,占法国总人口的三成,其中18岁至34岁的成年人中有约一半是烟民。
    2006年,法国政府出台规定,餐厅、咖啡馆、医院、酒吧等公共场所全面禁烟。为了让禁烟能够落到实处,法国政府在公共场所实行“禁烟区负责人”制度。在禁烟区内吸烟,吸烟者和业主负责人将分别被处以最高450欧元和750欧元的罚款。“如果您需要吸烟,请坐到室外,咖啡厅内部是禁烟区。”咖啡厅服务员妮娜告诉记者,如果有人在餐馆内吸烟,服务员的健康会首先受到损害。“所以要求客人在室内禁烟不仅是为顾客的身体健康着想,更是关系到我自己的身体健康,我会尽量将吸烟者‘请出去’。"
    为了减少烟民数量,近20年来,法国政府不断提高烟草价格。20世纪90年代初,一包烟不到2欧元,如今已经上涨到7欧元。烟草价格的高企促使很多人不得不戒烟。法国政府出台了相关的帮扶措施,只要戒烟人有医保,就可以在药店免费领取到戒烟贴片和戒烟药。
    目前美国联邦政府虽然没有全国性的禁烟法,但各地的禁烟法规多如牛毛,并且地方性的禁烟法规往往更为严厉。在商店、超市、公共厕所、图书馆、飞机场、旅馆、饭店、餐馆等公共场所,既看不到有人抽烟,也闻不到烟味。
    美国控烟走到今天这一步,也是数十年不断努力的结果。自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就发起了禁烟运动。1965年,美国公共卫生署公布了一份报告,详细阐明了吸烟对人体的危害。随后,政府法令规定,香烟以及其他烟草制品的盒子上必须加上健康警示,香烟广告必须提示香烟的危害等。相关法律规定,禁止18岁以下的青少年购买香烟,禁止零售商向18岁以下的青少年出售香烟。对吸烟者吸烟的时间和地点,法律也有具体限制。
    多年来,美国一直是双管齐下,一方面加强论证吸烟有害,宣传吸烟不只是伤害人体健康的第一大杀手,而且是不文明、不体面的行为;另一方面加强执法。绝大多数公共场所都有明显的禁烟标志,如有人违令,将遭受重罚。个人一旦有了不良记录,以后就业、贷款、保险等都要受到影响。
    6.近年来,“史上最严”常作为形容词与各种禁令的发布一同出现。不过诸多禁令在实际执行中止于“纸上最严”的尴尬处境,让“史上最严”几个字的意味显得颇为复杂,甚至略带讽刺
    已经施行7年的“限塑令”,也曾被称为“史上最严”。实际情况是,大型超市商场基本能做到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但在很多农贸市场、临街门店,依然有免费塑料袋提供,超薄塑料袋在街摊儿上也不难见到。
    2014年新年伊始,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对领导干部不能在公共场所吸烟、应劝阻他人吸烟提出要求和规范。
    “感觉大家没当回事儿,甚至有时候当成一种笑谈。”在北京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小李向记者吐槽,同事之间看到谁抽烟就会开玩笑,“领导干部不准在公众场合抽烟哦”,然后大家哄堂大笑,接着一起抽烟。事实上,早在2013年上半年,北京市就已启动“无烟机关”创建,目前已有171家机关单位参与其中,小李所在的单位便位列其中。
    目前看来,北京市的控烟可谓声势空前,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具体来看数据,却不得不说放在一个有千万人口之多的城市,现有局面尚无法对很多“顽固”烟民构成约束,同时控烟的社会关注度也有“降温"趋势。本以为有了“史上最严"的控烟令,北京的控烟局面会马上有一个大的改观,可事实却说明,要想落实“史上最严”控烟令,还真的有些任重道远。
    三、作答要求
“给定资料6”中画线句子写道:“诸多禁令在实际执行中止于‘纸上最严’的尴尬处境,让‘史上最严’几个字的意味显得颇为复杂,甚至略带讽刺。”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见解明确、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选项

答案 多管齐下,为“史上最严”助力 据史书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论兵事父亲都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成为大将,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上说的来做,不知道变通,贸然进攻,结果被秦军打败。 “纸上谈兵”的故事不禁使我们联想到近年来的各种禁令。发布之初,这些禁令常常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乍听起来声势浩大,但在实际施行过程中,却往往遭遇“纸上最严”的尴尬处境。当下,有着“史上最严”之称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已经实施,那么,如何使其避免重蹈“纸上最严”的覆辙呢?关键是多管齐下,使相关规定能够真正落地。 加强监督。“人多好办事”,适当增加监督检查人员的数量自不必言,但更重要的是要将监督检查这一项工作变成一种常态。可能一开始,面对来势汹汹的监督检查人员,烟民们会有所顾忌,努力克制自己,一旦势头一过,一切恢复如旧。空有三天新鲜,“昙花一现”,自然不会长久。另外,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利用烟雾警报、浓度检测、视频图像等技术手段监控吸烟行为。 严格执法。如今,很多地方的执法者在发现违规吸烟者后,多是以劝阻、宣传、警示了事,这样一方面难以对烟民起到震慑作用,另一方面也暴露了部分人员对控烟执法的不重视。为此,相关执法部门和工作人员要对控烟执法给予足够重视,端正自身的态度,坚决“按章办事”。既然相关条例中已有明确规定,那么,面对违规者,遵照规定进行应有的处罚就是执法者的权力。 提升意识。控烟不是哪一个部门自己的事,不仅需要各部门联动,更需要民众的强力支持。对烟民而言,存有侥幸心理是不可取的,重要的是遵法守法,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另外,吸烟有害健康,于己于人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积极戒烟不仅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更是文明意识的体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样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违规吸烟者的纵容,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对身边的违规吸烟行为“零容忍”。 烟民数量庞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通常抽一支烟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分钟,要抓住“现行”十分不易,这也是现实难题。为此,必须多管齐下,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进行执法、提升公民意识,为“史上最严”之控烟法规助力。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nmfe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