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某铁路桥梁工程构造如下:桥墩基础采用直径为1.5m,桩长25~30m的钻孔桩,低桩承台;桥梁下部结构为一般墩台。地质条件如下:原地面往下依次为黏土、砂性土。其中靠岸桥墩桩基中有6个桩孔没有地下水。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存在以下情况: 1.承包人配置的桩基成孔设
某铁路桥梁工程构造如下:桥墩基础采用直径为1.5m,桩长25~30m的钻孔桩,低桩承台;桥梁下部结构为一般墩台。地质条件如下:原地面往下依次为黏土、砂性土。其中靠岸桥墩桩基中有6个桩孔没有地下水。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存在以下情况: 1.承包人配置的桩基成孔设
admin
2016-07-24
53
问题
某铁路桥梁工程构造如下:桥墩基础采用直径为1.5m,桩长25~30m的钻孔桩,低桩承台;桥梁下部结构为一般墩台。地质条件如下:原地面往下依次为黏土、砂性土。其中靠岸桥墩桩基中有6个桩孔没有地下水。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存在以下情况:
1.承包人配置的桩基成孔设备有冲击钻和正循环钻机。拟将靠岸桥墩桩基的6个无地下水的桩基成孔任务分包给某包工队,采用人工挖孔方式。
2.采用竖向导管灌注某桩水下混凝土过程中,由于突降大雨,施工人员为避雨对该桩稍作防雨处理后即离开,灌注混凝土时间中断约1小时,雨停后继续灌注施工。另外,为控制施工成本,工程部规定灌注标高应与桩顶设计标高相同,不得超出。
3.在钻孔过程中,发现某桩孔在设计桩底位置有一岩溶孔洞(与设计图纸中的土质勘测资料不符)。该桥的工程技术主管指示现场施工员应继续钻孔至岩溶孔洞洞底,将孔洞中桩周围的空洞用砂黏土填充,最后的实际桩长超过设计桩长10m。
4.该桥梁一侧桥台基础施工过程中,发现在施工图纸中该桥台胸墙结构尺寸标注错误,如继续照图施工可能导致将来吊装此边孔梁时位置不足。由于工期紧张,施工单位自行将桥台胸墙边缘位置调整,然后上报驻地监理工程师。
5.施工中所用水泥和钢材由建设单位组织供应,项目部管理人员认为可以放心使用,不必再按批次进行进场质量检验。驻地监理工程师在抽检某批水泥时发现该批水泥安定性指标不合格。项目经理说:实在不行,可将该批水泥降级使用。
问题:
应采用何种成孔设备?并说明理由。
选项
答案
根据地质情况及承包人配置的桩基成孔设备,应使用正循环钻机。因为冲击钻适用于硬岩或弱风化岩,而不适应于黏土、砂性土土层,而正循环钻机主要适用于黏土、砂类土等土层。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o1pw777K
本试题收录于:
铁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一级建造师分类
0
铁路工程管理与实务
一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民航机场不停航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中标A省某机场航站楼标识引导系统工程。该引导系统由一系列标识牌组成,部分标识牌有方向要求,且有部分标识牌样式、尺寸接近。施工单位组建了现场项目部,项目经理为一级注册建造师甲。本次施工招标以工程量清单方式计价,其中某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中标A省某机场航站楼标识引导系统工程。该引导系统由一系列标识牌组成,部分标识牌有方向要求,且有部分标识牌样式、尺寸接近。施工单位组建了现场项目部,项目经理为一级注册建造师甲。本次施工招标以工程量清单方式计价,其中某
【背景资料】某机场跑道长2600m,宽45m(共分10条板,如图1中①~⑩所示。其中:①板与联络滑行道相接)。由于使用时间较长及道面嵌缝料的失效,跑道道面普遍出现掉边掉角,机场使用单位决定在不停航的情况下对该跑道进行修补和灌缝,工期为20d。拟采
【背景资料】某新建机场飞行区指标为4F,A施工单位承担跑道施工项目。该机场基层设计为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层,规范要求基层施工必须采用摊铺机作业,并尽可能消除纵向施工缝。为此,A施工单位拟租赁一台最大摊铺幅宽为10m的摊铺机完成基层项目,该机摊铺作业与
下列属于影响跑道长度的因素是()。
双绞线的衰减与线缆的长度和()有关系,随着长度增加,信号衰减随之加增。
光缆接头的预留长度不应小于8m,且每隔()km要有1%的盘留量。
背景某机场建设公司承揽了西北一机场加铺沥青道面(盖被子)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事件一:建立了每日召开一次协调会的管理机制。事件二:施工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针对不停航施工组织的特点,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确定该工程的施工程序
随机试题
诱因
关于指标的选取表述正确的是()
诱发骨质疏松的病因不包括
关于卵泡囊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高压发生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下列费用中,不属于企业财务费用的是()。[2003年考题]
下列关于独立董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首站接团时,全陪应提前()到接站地点与地陪一起迎接旅游团。
下面选项中关于位运算的叙述正确的是
请解释遵循先例原则及香港上诉法院背离此原则的情形。(1994年12月)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