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李某今年58岁,自1996年起就一直在某企业做临时工,担任厂区门卫。现企业首次与所有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李某提出自己愿意长久在本单位工作,也应与单位签订合同,但被拒绝并责令其结算工资走人。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该企业( )。
李某今年58岁,自1996年起就一直在某企业做临时工,担任厂区门卫。现企业首次与所有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李某提出自己愿意长久在本单位工作,也应与单位签订合同,但被拒绝并责令其结算工资走人。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该企业( )。
admin
2018-05-11
72
问题
李某今年58岁,自1996年起就一直在某企业做临时工,担任厂区门卫。现企业首次与所有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李某提出自己愿意长久在本单位工作,也应与单位签订合同,但被拒绝并责令其结算工资走人。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该企业( )。
选项
A、可以随时将其辞退
B、应当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C、应当与其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很的劳动合同
D、可以不与之签订劳动合同,因其是临时工
答案
B
解析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3)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劳动合同法》第39条和第40条第1项、第2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嚅要注意的是,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则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o3tu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题库一级建造师分类
0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一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某施工单位在一起工程质量诉讼中,委托其法务部负责人李某为诉讼代理人,其向人民法院出具的授权委托书中仅注明李某为全权代理,未列举具体权限,则李某有权()。
由于发生工程质量纠纷,原告甲房地产开发公司起诉被告乙建筑公司,在开庭审理案件时,被告乙建筑公司对工程质量鉴定结论提出异议,要求重新鉴定,法院审查后认为这是有缺陷的鉴定结论。面对这种情况,可通过()方法解决。
根据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分包单位应当服从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分包单位不服从管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
建设单位将其工程发包给甲总承包单位,甲依法将某装饰工程分包给乙施工单位,乙又将该专业工程分包给丙个体承包人,后因该专业工程质量发生争议,建设单位诉至人民法院。下列关于建设单位起诉对象的说法,正确的有()。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则其在法律上的特点有()。
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关系变更的是()。
仲裁协议是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案件的基础,是仲裁庭审理和裁决仲裁案件的依据,没有有效的仲裁协议,仲裁委员会将不能获得仲裁案件的管辖权,这体现了仲裁协议()。
下列关于二审法院处理不服第一审判决、裁定的上诉案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仲裁机构对受理的仲裁案件进行的调解,调解答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或者根据协议的结果制作裁决书,调解书与裁决书()。
随机试题
下列符合胸膜肥厚体征的是
A.cAMPB.cGMPC.甘油一酯D.甘油二酯E.三磷酸肌醇(IP3)(1991年)能促进蛋白激酶C活性的第二信使是
产妇,因完全性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胎盘娩出后,宫腔内不断有血液溢出,应用宫缩剂后效果不好,血压90/50mmHg。紧急处理方法以下列哪项为宜
患者,男,54岁,慢性咳嗽10年,气急3年,逐渐加重。X线胸片示肋间隙增宽,两肺透亮度增加,右上圆形透亮区,两下肺纹理紊乱。诊断应先考虑
局部瓦斯积聚是指体积在()m3以上的空间内瓦斯浓度达到2%。
下列符合会计职业道德“参与管理”要求的有()。
下列情形中,法院可合并审理的是( )。
如图,平面ABEF⊥平面ABCD,四边形ABEF与ABCD都是直角梯形,∠BAD=∠FAB=90°,,G,H分别为FA,FD的中点.设AB=BE,证明:平面ADE⊥平面CDE.
(2016·山东)中小学的教学活动就是上课。()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