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过程及规律。(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研)

admin2017-09-19  15

问题 德育过程及规律。(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研)

选项

答案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施加影响,通过受教育者能动的认识、体验和实践,从而使其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过程。 (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具有统一性和多端性。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而学生的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纪、道德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构成的;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47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意义和理解和认识,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的观念;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为实现一定的道德目的和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的坚持不懈的努力。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自然作出的反应。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既是相对独立的,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由于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性和不平衡性,因而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培养道德行为开始,或从陶冶道德情感开始,或从锻炼道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学生道德的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 (2)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 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首先,从哲学观点看,人的思想品德如何不是先天遗传的,也是不人脑固有的,而后天环境、学校教育影响作用的结果。其次,从心理学观点看,知、情、意、行作为思想品德的心理构成要素,它的形成与发展和人的其他一切心理现象一样,离不开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最后,从教育学观点看,受教育者作为社会的人,有活动和交往的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活动和交往的范围也必然随着扩大,教育的责任在于创设活动情境,正确指导交往,没有活动就没有交往。 德育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一是德育过程必须适应社会实践的客观状况和客观要求;二是德育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实际地履行一定的社会道德义务:三是学生是否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衡量和检验。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 德育过47程就是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对他不断提出合理的要求,以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不断地向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是教育者的教育和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相互作用、矛盾统一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长期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渐进性。 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长期反复教育的结果。这种长期性、反复性和渐进性,是德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也是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的。学生任何一种优良品德的养成或不良品德的矫正者是期、反复、不断深化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结果。德育过程是一个不断反复、螺旋式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德育过程必须反复抓,抓反复。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oSSi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