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农村教育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农村教育面广、量大,教育水平关系到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发展农村教育。使广大农民群众及其子女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admin2018-10-17  74

问题 材料一:
    农村教育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农村教育面广、量大,教育水平关系到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发展农村教育。使广大农民群众及其子女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得到了很大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丰富的人才资源。但是,我国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城乡教育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办亟须提高。
    材料二:
    G县远村人多地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民付盼福全家四口人,人均只有一亩多耕地,基本靠他打工为生。付盼福告诉记者,由于供两个孩子上学很吃力。大儿子16岁初中没毕业就退学去打工了。二儿子今年刚上初一,住在学校,为了省饭费每天中午都跑回家吃饭。采访中,一些村民告诉记者,读书就像赌博,押宝押对了是幸运,错了就意味着血本无归,可能要背上一辈子的债务。有些村民颇为心酸地说,“高中、大学,我们也想让孩子上,但拿什么上呢?与其等孩子考上了上不起,不如就让他认几个字退学算了”。认几个字就算了,这句话虽然简单,其实却包含了过于沉重的内容。
材料三:
    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实行的是以县为主的分级管理体制。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
县、乡政府和农民共同负担,从而造成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因地区不同而呈现差异性。此外,随着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实行,教育附加费不允许再向农民收取,像G县这样的贫困县,农村教育经费不足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红星乡中学校长徐某告诉记者,由于教育经费不足、农村地区办学条件较差、教师工资待遇缺乏保障等一系列问题,许多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导致高素质教师严重不足,学校要开全规定课程、达到规定课时十分困难,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基本上都由其他学科老师兼任,师资队伍严重老化,学校教师平均年龄为50岁,找不出一名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各地中小学都通过各种措施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但是G县很多农村小学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经济不发达,教育信息获取的渠道闭塞等原因,较难及时接受前沿的教育动态,一些农村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缺乏正确认识,更无法在课堂上具体实施,教学过程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较为严重。
    材料四:
    近年来G县乡村小学数量和生源锐减,其中包括部分早期建设的希望小学。教办主任张某介绍,二十一世纪初,生源开始锐减,有一个镇2001年在校学生2400多人,可现在不到400人,这个镇流动人口占到一大半。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务工,有些学龄儿童随家长异地就读,有些则转到县城上学。记者采访过程中见到不少“空巢村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基本上都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
    龙泉乡明德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全校共有学生360人,留守儿童超过三分之一,单亲家庭50多户,其中部分孩子面临着多重性状况。二年级班主任李某说,学生小明父母离异,小俊父母在外打工,他们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由于老人无力监管,只能“放任自流”。另据多位老师反映,这些留守或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小缺失亲情,再加上长期住校,“心里话”没人说,“孤独感”被放大,不少具有敏感、脆弱、偏执、易怒等特点,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材料五:
    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说,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201.5年6月,习近平同志在贵州调研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2016年4月,习近平同志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请根据你对材料五中画横线部分的理解,自拟标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观点鲜明,思想正确,内容充实,结构合理,逻辑严密,语言流畅,700~900字。

选项

答案 教育让农村不再荒芜 “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一针见血地道出当下农村发展的重大隐患。近年来,青壮劳力外出务工,农村土地抛荒严重,留守老弱无人照顾。传统村落日渐荒芜。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如果教育不能保证,农村发展便无从谈起。大力发展教育,正是避免农村荒芜的关键。 教育,助力农村今天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一般为村中剩余劳动力,可多年来,这一群体日渐庞大,农村青壮年几乎“倾巢而出”,农村发展建设出现了人力缺口。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非常简单:相比农业耕种,外出务工收入丰厚,为了今天的生活,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其实,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社会大众对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精耕细作、科学养殖同样可以取得不菲收入。但由于农村教育落后,农民科学素养不足,并不具备农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如今,随着“三支一扶”工作的开展,农业农村教育工作全面铺开,正好为农民补齐知识短板,让他们有能力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如此一来,农民不必外出务工,同样可以辛勤致富,农村的空心化问题便可得到解决。 教育,给予农村明天的希望。俗话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农村儿童的身上寄托着农村发展腾飞的梦想。可相比城市,我国农村教育问题重重。首先,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向城市过度倾斜,城乡师资力量差距明显。其次,留守儿童往往依靠家中老人照顾,但年迈体衰的老人并无精力、体力对孩子做出正确的引导,不仅学习难有提升,而且心灵缺乏呵护。我们需要加强农村教育,充实师资队伍,在传道授业之时兼顾孩子健康心灵的塑造,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发展腾飞的梦想,给予农村幸福美好的明天。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村不能掉队;在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进程中,不能没有数亿农民的梦想构筑。”教育,加快农村迈向现代化的脚步,帮助农村构筑着明天的梦想,我们要大力加强农村教育,让农村与城市共同进步,让传统农村不再荒芜。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p3yl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