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医学
治疗血淋虚证,应首选 治疗内伤发热肝郁证,应首选
治疗血淋虚证,应首选 治疗内伤发热肝郁证,应首选
admin
2012-01-05
66
问题
治疗血淋虚证,应首选
治疗内伤发热肝郁证,应首选
选项
A、
B、
C、
D、
E、
答案
E
解析
1.淋证是指因饮食劳倦、湿热侵袭而致的以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失司为主要病机,以小便频急,滴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2.病因病机:(1)膀胱湿热、肝郁气滞、脾肾亏虚可导致淋证,“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 (2)病位在肾与膀胱,且与肝脾有关。其病机主要是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失司。
3.临床表现:以小便频急,滴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基本特征。小便频急者每日小便可达数十次,而每次尿量较少,或伴有发热,小便热赤;或小便排出砂石,排尿时尿流中断,腰腹绞痛难忍;或尿中带血或夹有血块;或小便浑浊如米泔或滑腻如脂膏,种种不一。
4.鉴别诊断:(1)癃闭以排尿困难,全日总尿量明显减少,点滴而出,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临床特征。(1)尿血与血淋的要点是有无尿痛,一般将痛者称为血淋,不痛者称为尿血。(3)尿浊虽然小便浑浊,白如泔浆,与膏淋相似,但排尿时尿出自如,无疼痛滞涩感,与淋证不同。以有尤疼痛为鉴别要点。
5.辨证要点:(1)辨明淋证类别。起病急,症见发热,小便热赤,尿时热痛,小便频急症状明显,每日小便可达数十次,每次尿量少者为热淋;小便排出砂石,或尿道中积有砂石,致排尿时尿流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或砂石阻塞于输尿管或肾盂中,常致腰腹绞痛难忍者为石淋;小腹胀满明显,小便艰涩疼痛,尿后余沥不尽者为气淋;尿中带血或夹有血块,并有尿路疼痛者为血淋;淋证而见小便浑浊如米泔或滑腻如脂膏者为膏淋;久淋,小便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者为劳淋。(2)辨虚实。(3)辨标本缓急。
6.治疗原则:实则清利,虚则补益,是治疗淋证的基本原则。淋证的治法,有忌汗、忌补之说,淋证往往有恶寒发热,此并非外邪袭表,而是湿热熏蒸,邪正相搏所致,发汗解表,自非所宜。因淋证多属膀胱有热,阴液常感不足,而辛散发表,用之不当,不仅不能退热,反有劫伤营阴之弊。若淋证确由外感诱发、或淋家新感外邪,仍可适当配合辛凉解表之剂。至于淋证忌补之说,是指实热之证而言。
7.分证论治:(1)热淋:清热解毒,利湿通淋,八正散。(2)石淋:清热利尿,通淋排石,石韦散,石淋日久,气血亏虚者,宜二神散合八珍汤;阴液耗伤者,宜六味地黄丸合石韦散;肾阳不足者,宜金匮肾气丸合石韦散。(3)气淋:实证宜利气疏导,虚证宜补中益气,实证用沉香散,虚证用补中益气汤。(4)血淋:实证宜清热通淋,凉血止血;虚证宜滋阴清热,补虚止血,实证用小蓟饮子,虚证用知柏地黄丸。(5)膏淋:实证宜清热利湿,分清泄浊;虚证宜补虚固涩,实证用程氏萆藓分清饮,虚证用膏淋汤。(6)劳淋:健脾益肾,无比山药丸。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p4SV777K
0
章节复习
中医类(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执业助理医师
相关试题推荐
患者,女,每逢行经时腰膝关节疼痛,喜暖恶寒,经行量少色黯,苔薄白,脉沉紧。方选
证见经后小腹隐痛,小腹空坠喜按,月经量少色淡,神疲乏力,面色不华,舌淡,脉细弱。首选方
患者产后1周,饮食如常,大便干燥,解时艰涩难下,腹不胀痛。舌淡苔薄白,脉虚而涩。治法应为
小儿水肿湿热内侵证的特点是
哮喘缓解期,肺气虚弱的治法是
A.滋血汤B.归肾丸C.桃红四物汤D.苍附导痰丸E.艾附暖宫丸
A.完带汤B.内补丸C.止带方D.知柏地黄丸加芡实、金樱子E.五味消毒饮加白花蛇舌草、樗根白皮、白术
仙方活命饮中的防风和白芷的配伍意义是普济消毒饮中升麻和柴胡的配伍意义是
中风病之阴闭,应具备闭证的主要症状,其兼症除下列哪项外均是
随机试题
冠心病的预防措施包括
下列属于妊娠禁用中药的是
经营矿山开采业的资本家同样要缴纳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的原因是()。
【2014年第72题】下列三种类型的抗震设防高层钢结构房屋,按其适用的最大高度从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有一种防雷装置,当雷电冲击波到来时,该装置被击穿,将雷电波引入大地。而在雷电冲击波过去后,该装置自动恢复绝缘状态,这种装置是()。
实施性计划的编制应以( )为依据。
期货交易所的下列行为中,应当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的有()。
套利的关键在于合约间的价格差,与价格的特定水平没有关系。( )
2012年2月,A公司与其全资子公司B公司签订了《协议一》,约定A公司将其建设用地使用权用于抵偿其欠B公司的2000万元债务,并约定了仲裁条款。但A公司未依约将该用地使用权过户到B公司名下,而是将之抵押给不知情的银行以获贷款,办理了抵押登记。同年4月,A
宋学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