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乘坐长途公共汽车时,误以为司机座位后的提包为自己身边的乙所有(实为司机所有),乙中途下车后,甲误以为乙忘了拿走提包。为了非法占有该提包内的财物(价值2万元),甲提前下车,并将提包拿走。司机到站后发现自己的提包丢失,于是报案。公安人员发现甲有重大嫌疑,便询
甲乘坐长途公共汽车时,误以为司机座位后的提包为自己身边的乙所有(实为司机所有),乙中途下车后,甲误以为乙忘了拿走提包。为了非法占有该提包内的财物(价值2万元),甲提前下车,并将提包拿走。司机到站后发现自己的提包丢失,于是报案。公安人员发现甲有重大嫌疑,便询
admin
2013-02-20
44
问题
甲乘坐长途公共汽车时,误以为司机座位后的提包为自己身边的乙所有(实为司机所有),乙中途下车后,甲误以为乙忘了拿走提包。为了非法占有该提包内的财物(价值2万元),甲提前下车,并将提包拿走。司机到站后发现自己的提包丢失,于是报案。公安人员发现甲有重大嫌疑,便询问甲,但甲拒不承认,也不交出提包。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由于甲误认为提包为遗忘物,所以,甲的认识错误属于事实认识错误
B、由于甲误认为提包为遗忘物,因而投有盗窃他人财物的故意,甲的行为成立侵占罪
C、由于提包实际上属于司机,所以,甲的行为成立盗窃罪
D、由于提包实际上属于司机,而甲又没有盗窃的故意,所以,甲的行为不成立盗窃罪;又由于甲具有侵占遗忘物的故意,但提包事实上不属于遗忘物,所以,甲的行为也不成立侵占罪
答案
A,B
解析
甲误认为提包为遗忘物,没有盗窃他人财物的故意,但其提前下车,并将提包拿走,因而具有非法占有他人遗忘物的侵占故意,根据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甲的行为成立侵占罪。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pQR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如果乙某将信用卡交给甲某保管时,甲某私下用该信用卡取了5万元现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为了增加合伙企业的资金实力,甲、乙、丙想吸收新的合伙人入伙,关于合伙人的资格问题,说法正确的是:该合伙企业为了扩大宣传,准备将合伙企业的名称进行一下变动,以下想法可行的是:
成宏公司连续6年没有分红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关于成宏公司分立的程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在适用下列各种审判程序进行审理时,人民法院不能进行调解的是:()
甲、乙、丙三人酒后强行闯入电影院,吵吵嚷嚷,遭到众人的指责后,才安静下来坐在后排看电影。甲某看得无聊,将几张报纸点燃,火光在漆黑的电影院中非常耀眼。甲、乙、丙三人同时大叫:“起火了!”顿时电影院中秩序大乱,观众纷纷外逃。有10余被人挤伤,影院设施也遭受一定
依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以下关于走私罪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选项?
某县A选区在举行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时,应参加选举的登记选民为25000人,实际参加选举的选民为12350人,该选区三位候选人黄某、朱某和王某最后实际获得选票依次为6250票、3500票和2600票。依照我国选举法的规定,谁能当选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00年8月21日,甲因犯诈骗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2005年6月20日,甲又犯盗窃罪。对于甲的量刑,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甲公司技术人员张某辞职,张某将甲公司刚刚研发完毕尚未投入生产的新产品技术卖给乙公司,并告知乙公司甲公司不久推出该产品,乙公司立即将产品推出,迅速占领市场,甲公司在市场上见到这种新产品十分震惊。经调查,查清了其中原委,遂以乙公司的行为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中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依法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的意见》第三条的规定:“适用快速办理机制的轻微刑事案件,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一)案情简单,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二)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单处罚金;(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承认实施
随机试题
抓斗挖泥船分层的厚度应根据()等因素确定。
Hehasjustarrived,buthetalksasifhe_____allaboutthat.
《临证指南医案》所谓“阳气之变动”指的是()(2011年第13题)
癫痫样波包括下列几项,但除外其中的
关于煅淬法叙述正确的是()
女,30岁,甲状腺手术后声音嘶哑,是由于
某公司购入不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一台,买价为118000元,另支出包装费2000元,运杂费5000元。全部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应作会计分录为()。
由于天气干旱,池塘的水每天以均匀的速度减少。现在池塘的水可供20只羊饮用5天,或供16只羊饮用6天,那么,现在水量可供11只羊饮用()天。
简述活动课程的特点及优缺点。
某仓库失窃,4个保管员涉嫌被传讯。4人的口供如下:甲:我们4人都没作案。乙:我们中有人作案。丙:乙和丁至少有人没作案。丁:我没作案。如果4人中有2人说的是真话,有2人说的是假话,那么以下哪项断定成立?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