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二阶银行体制下货币供给实现机制,论述影响与决定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货币供应量的外生性与内生性。货币供给外生性与内生性争论的实质是什么?这一争论有什么样的货币政策意义?

admin2015-07-14  41

问题 根据二阶银行体制下货币供给实现机制,论述影响与决定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货币供应量的外生性与内生性。货币供给外生性与内生性争论的实质是什么?这一争论有什么样的货币政策意义?

选项

答案所谓二阶银行体制,即中央银行供应基础货币,商业银行供应市场货币。根据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公式可知,货币供应量的多少取决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大小,货币乘数的大小取决于现金漏损率k、活期存款准备金率、定期存款准备金率、定期存款比率以及超额准备金率。 M1=m1×B,而m1=[*] 从基础货币方面看,基础货币在性质上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在数量上是中央银行的资产净额。所以,基础货币可表示为中央银行的国外资产净额(F)和中央银行的国内资产净额(/4)之和。用公式表示为B=F+A。其中,F实际上来源于国际收支顺差,是“来自国外的货币供应基数”。从中央银行角度看,F作为来自国外的货币供应基数,央行没有控制能力,因为国际收支状况不是中央银行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进行控制的。而对于A,中央银行可通过开展公开市场业务买卖证券和调整再贴现率以及调整存款准备金比率等,从不同的方面控制自身的资产规模,从而直接决定基础货币的大小以及变动。 从货币乘数方面看,货币乘数受现金比率c、活期存款比率f、定期存款比率t、法定准备率r、超额准备率e这5个因素影响。其中c、f、t、r这4个因素主要取决于公众的行为,e由存款货币银行决定,r则直接受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乘数的决定虽表现出很强的内生性,但中央银行仍可通过调控利率、再贴现率等间接影响公众和商业银行对未来的预期,从而间接调控c、f、t、r、e这些货币乘数影响因子。综上,从央行宏观调控的角度分析,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可分为央行可控和不可控两部分。 如果央行对货币供应量可以控制,也就是说央行可以通过改变基础货币供应量决定货币供应量或者通过改变存款准备金率改变货币供应量,那么货币供应即为外生的,反之则为内生的。这就是货币供给外生性与内生性争论的实质。 货币供给内生性和外生性争论的政策意义在于,如果货币供给是外生的,就意味着央行可以主动地、相机抉择地控制一国的货币数量,进而影响一国的整体经济。如果货币供给是内生的,则意味着央行无法单方面地控制货币数量,因此单纯的货币政策无法产生可预计的结果,对经济的干预需要央行与政府共同综合运用货币、财政和收入政策。显然,如果央行主观认为货币是外生的,但客观上却是内生的,那么货币政策的效果必将大打折扣,甚至对经济体产生有害的影响。因此搞清楚货币供应是外生还是内生的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proa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