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

admin2022-02-15  4

问题                                                                                                                                     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思考探究
一、北宋诗人陈师道曾经指出:“范文正公为《岳阳楼记》,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这篇散文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富有文采和诗意,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语言美,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二、朗读课文第3、4段,结合具体语句谈一谈它们各自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心境。
三、这篇课文中的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
四、“古仁人”与“迁客骚人”有什么不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情怀?
积累拓展
五、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予作文以记之
2.前人之述
3.然则北通巫峡,南潇湘
4.暮冥冥,虎啸猿啼
5.去怀乡,忧谗畏讥
六、岳阳楼是江南名楼,古往今来,无数文人登临揽胜,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如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陈与义《登岳阳楼》等。找来这些诗读一读,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单元介绍
登亭台楼阁,观湖光山色,游目骋怀,纵情山水,可以让人感受自然之美,领略历史文化的底蕴。本单元所选的诗文在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志趣抱负。学习时,要注意体会古人寄托于山水名胜中的思想情感,感受他们的忧乐情怀。
学习这个单元,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积累、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词和名言警句,并体会文言虚词在关联文意、传达语气等方面的作用。
预习提示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但并未具体描写岳阳楼本身,这是为什么呢?带着问题,参照注释读课文,看看文中到底写了哪些内容。
朗读课文,把握好重音和停连,读出感情和气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关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学生情况
九年级。班级人数40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等。
问题:

选择其中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一则教学方案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选项

答案 《岳阳楼记》知识与能力目标教学片段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PPT介绍岳阳楼,展示有关岳阳楼的对联、诗句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PPT展示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全文,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积累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用法,梳理文章思路。 提问: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讨论并归纳: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景色多变,“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再读课文,把握作者感情。 (1)提问: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进行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2)提问:“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内涵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3.精读课文,重点理解。 (1)分组讨论以下问题,学生代表回答,教师明确。 问题1: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明确: 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体现了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情怀。 问题2:文章的写作特色。 明确: 繁简得宜,层层蓄势;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骈散结合,语言精练优美。 (2)思考:文章主旨。 明确: 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情怀,也表示了对好友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 四、拓展思维,丰富知识 小组分工合作,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探究以下内容:①我国四大文化名楼的特征;②与四大名楼相关的诗文;③二至三位名人的人生观;④你所了解的范仲淹。 学生课下交流,分享探究结果。 五、教学小结 结束语: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却“借题发挥”,谈政治情怀,并以此规箴友人。作者在文章最后将悲喜情怀与“古仁人之心”进行对比,自然引出议论,阐明其态度,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大家可以再多读几遍,进一步感悟作者的胸襟和情怀。 六、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pvkv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