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论述近代两次中日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和国际地位的影响
论述近代两次中日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和国际地位的影响
admin
2018-11-22
60
问题
论述近代两次中日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和国际地位的影响
选项
答案
第一次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1.政治方面: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对戊戌维新运动、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有重要影响。 2.经济方面:清政府财政经济危机加深;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民族工商业有了初步发展。 3.国际地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国际地位进一步沉沦。 第二次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1.政治方面:中华民族空前觉醒和团结,国共实现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民党的专制和腐败进一步暴露;中国共产党的军事、政治力量壮大,成为影响中国前途命运的决定力量。 2.经济方面:中国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军民伤亡惨重,中国近代化进程受到严重阻碍;部分企业、高校等西迁,客观上促进了西南经济文化的发展。 3.国际地位:抗战的胜利是中华民族100多年来抗击外国侵略的第一次全面胜利;废除了不平等条约,参与创建联合国,确立了大国地位。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rXW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经济互助委员会
中世纪西欧农业生产力提高的三个主要表现是()。①重犁②三田制③荒地的开垦④灌溉的发展
竟宁元年(前33),汉元帝以宫人王嫱(昭君)嫁给(),恢复了和亲,结束了百余年来汉同匈奴之间的战争局面。
17世纪使化学开始从炼金术的影响下解放出来,并提出了化学元素这个科学概念的化学家是()。
简述1956~1957年波兰哥穆尔卡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简评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系统地阐明道家思想的著作《淮南鸿烈》,也叫《淮南子》,是汉武帝时()集宾客写成的。《淮南子》问世时,黄老思想在政治上已不占支配地位了。
日本于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主要是以()宪法为蓝本。
30年代,美国政府对一系列国际问题执行中立政策,最主要的原因是()。
简述东汉早期为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随机试题
多元化社会(里格斯)
公式“=MAX(1.2.3,4,5)”的值为()
高血压同时伴有2型糖尿病,尿蛋白(+)。选择最佳降压药物为()
既能健脾止泻,除湿止带,又能益肾固精的药物是()
某一地区制定了空气地方环境标准,则在执行上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的关系是()。
商业银行为了获取盈利而在正常范围内建立的“()”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或持有期缺口),被认为是一种正常的、可控性较强的流动性风险。
在面试评价阶段运用评语式评估的缺点是对应聘者之间不能进行()比较。
简要概括认知策略的教学原则。
季节变动是指社会经济现象随着一年的季节发生改变而呈现有规律的变动。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季节变动的是()
TheSellerisobligedtoprovidetheBuyerwithallsparepartsnecessaryforoperationoftheequipment.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