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下列关于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异同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异同正确的是( )
admin
2013-01-11
41
问题
下列关于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异同正确的是( )
选项
A、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形成权适用除斥期间
B、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届满后,实体权利都消灭
C、诉讼时效是可变期间,除斥期间是不变期间
D、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都要同时具备法定期间的经过和权利人不行使权利的事实状态两个要件
答案
A,C
解析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除斥期间,又称预定期间,是指法律规定某种权利预定存在的期间,权利人在此期间不行使权利,预定期间届满,便发生该权利消灭的法律后果。
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都是以一定的事实状态的存在和一定期间的经过为条件而发生一定的法律后果,都属于法律事件,其目的都在于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及维护法律秩序。但是二者又有诸多不同:(1)构成要件不同。诉讼时效需要同时具备两个要件,即法定期间的经过和权利人不行使权利的事实状态,权利人行使权利,则诉讼时效中断,重新计算;除斥期间只需一个要件,即法定期间的经过,权利人行使权利也不发生期间中断。 (2)适用对象不同。诉讼时效适用于请求权;除斥期间一般适用于形成权。(3)法律效力不同。诉讼时效届满之后,实体权利本身并不因此消灭,权利人丧失的是胜诉权;除斥期间届满,权利人丧失实体权利。(4)期间性质不同。诉讼时效是可变期间,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除斥期间是不变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由以上分析可知,AC选项正确,BD选项不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rsR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向乙借款10万元,乙要求提供担保,甲遂委托好友丙用自有的汽车设定抵押。后甲经乙同意,将5万元债务转移给丁,并通知了丙。因甲、丁到期无力还款,乙要求行使抵押权。对此,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哪些不属于单位犯罪的主体?()
甲为某村村委会主任,利用职务之便将该村土地征用费中一张100万元的2年定期存单作为质押,在H银行办事处办理个人质押贷款手续,质押贷款60万元,用于个人经营活动,无法归还。关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甲(女)为毒死婆婆乙而进入乙的房内,在乙专用的白瓷壶中投放灭鼠药。当天其家来10余客人,乙以茶待客。乙因为茶具不够,就到自己房间把专用的茶壶拿出来沏茶。客人喝下壶中的茶水,9人中毒抢救后脱离危险,1人死亡。关于此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本案中,如果该藏族青年申请人民检察院为其聘请的那位翻译人员回避,则有权对此作出决定的是:()关于本案的庭审公告和判决书,应以何种语盲文字书写?()
甲被指控和他人一同犯有抢劫罪,开庭时,本案的其他被告人都委托了辩护人,只有甲因家境贫困没有委托辩护人,据此法院为其指定了辩护人乙,但指定后甲表示乙年老体衰,不能够有效的帮助自己辩护,主张自行辩护,则本案应当如何处理?()
香港居民梁某娶某市东城区吴某为妻,婚后双方居住在西城区,在南城开办了独资的印染公司。梁某生性霸道,常在家对其妻吴某施虐。现吴某决定向法院控告梁某的虐待罪。吴某应当向哪一个法院起诉?()
下列关于刑事诉讼中法定代理人与诉讼代理人异同的说法正确的有:()
甲对乙享有60万元债权,丙、丁分别与甲签订保证合同,但未约定保证责任的范围和方式。戊以价值30万元的房屋为乙向甲设定抵押并办理了登记。请回答以下问题。若甲对乙的债权已过诉讼时效一年,下列说法何者正确?
随机试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已经五十多年了;至于资本主义外国侵略中国,则差不多有了一百年。一百年来,中国的斗争,从鸦片战争反对英国侵略起,后来有太平天国的战争,有甲午战争
患者,女,26岁。1个月前出现发热,热势多为低热,头晕眼花,体倦乏力,心悸不宁,面白少华,唇甲色淡,舌质淡,脉细弱。治疗应选用的方剂是
扑灭A类(木材、棉麻等固体物质)和B类(石油、油脂)的初期火灾,用的灭火器为()
相邻基坑开挖时,应遵循的施工程序为( )。
下列行为中,违反国家有关节能管理规定的有()。
李某是农村信用社的会计主管,利用职位之便,其先后三次挪用本单位资金25万元,用于网上赌球。李某的行为涉嫌构成()。
与可转换债券筹资相比,发行附带认股权证债券的特点有()。
导游员在与领队的合作共事过程中,应注意()。
下面哪条不是音乐课程的价值?()
如果在VisualBasic集成环境中没有打开属性窗口,下列可以打开属性窗口的操作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