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简析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在消费者均衡上的异同。
简析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在消费者均衡上的异同。
admin
2017-07-26
72
问题
简析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在消费者均衡上的异同。
选项
答案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在消费者均衡上所用的方法是不同的,但本质上是相通的。 基数效用论中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给定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水平和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应当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或者说,消费者应当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假设消费者的收入为I,在购买n种商品的情况下,商品价格分别为P
1
、P
2
、…、P
n
,其数量分别为X
1
、X
2
、…、X
n
,其边际效用分别为MU
1
、MU
2
、…、MU
n
,不变货币的边际效用为λ,则消费者均衡用数学公式表示就是P
1
X
1
+P
2
X
2
+…+P
n
X
n
=I,MU
1
/P
1
=MU
2
/P
2
=…=MU
n
/P
n
=λ。 序数效用论者将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结合在一起来分析消费者均衡。这里消费者的最优购买行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最优的商品组合是消费者最偏好的商品组合。第二,最优的商品组合位于消费者预算线上。序数效用论中消费者均衡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切点处取得,用几何图形表示如图2.8所示。 [*] 用数学公式表示就是MRS
12
=P
1
/P
2
。它表示,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最大效用,消费者应当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 现在我们用公式推导说明二者所得到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在消费者均衡的商品组合下,如果保持效用水平不变,消费者增加一种商品数量带来的效用的增加量一定等于相应减少另一种商品数量带来的效用减少量,即: |MU
1
.△X
1
|=|MU
2
.△X
2
| 两种边际替代率为MRS
12
=-△X
2
/△X
1
,结合上式得到: MRS
12
=-△X
2
/△X
1
=MU
1
/MU
2
再将上式代入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条件式MRS
12
=P
1
/P
2
,就有: P
1
/P
2
=MU
1
/MU
2
或者MU
1
/P
1
=MU
2
/P
2
=λ。 这恰好是基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条件(其中λ为货币边际效用)。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rto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保险硕士(保险专业基础)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保险硕士(保险专业基础)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中央银行的行为和服务中,体现其“银行的银行”的职能的是()。
根据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模型,一国货币供给量减少会()。
一厂商有两个工厂,各自的成本由下列两式给出:
下列哪种情况使总收益增加?()
某人喜好果汁,其对果汁的需求函数为Q=0.01m-P,m=3500,P=15,后来果汁价格上涨为20。求:(1)该消费者对果汁购买量的变化情况如何?其中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分别为多少?(2)简要回答希克斯替代效应与斯勒茨基替代效应的区别。
根据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怎样制定货币政策才能既可以保持固定汇率,又可以有效地调节国内的宏观经济?
“三元悖论”说,在资本账户开放、汇率固定和货币政策独立三个方面,一个国家只能实现其中的两个特性。请问为什么?
下列不属于资本市场中介机构的是()。
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2013年中南大学965西方经济学)
下列各项是否计入GNP(国民生产总值)?为什么?转移支付。
随机试题
房地产广告中的图片属于房地产广告的()。
现代城市规划出现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是以什么为标志的?
根据生产过程中各种材料和人工成本消耗量的技术测定来分解混合成本的方法是()。
注册税务师可承办的涉税鉴证业务包括()。
对于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材料一:中国古代思想家说:“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材料二:十六大政治报告指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
机械组织是指在稳定情况下,环境对组织的要求有一定常规,组织工作有较稳定的方向,对面临的问题有既定的解决方式,工作程序周而复始,是比较固定的一类组织。根据定义,下列不属于机械组织的是()。
六条问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Mealsaroundthefamilyarelesscommontodaythaninthepast.Asaresultofsmallfamiliesandworkingwives,morethanhalf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