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乙租住甲的房屋,甲起诉乙支付拖欠的房租。在诉讼中,甲放弃乙支付房租的请求,但要求法院判令解除与乙的房屋租赁合同。下列关于本案的哪种说法是正确的?(2006—卷三—41,单)
乙租住甲的房屋,甲起诉乙支付拖欠的房租。在诉讼中,甲放弃乙支付房租的请求,但要求法院判令解除与乙的房屋租赁合同。下列关于本案的哪种说法是正确的?(2006—卷三—41,单)
admin
2017-03-09
79
问题
乙租住甲的房屋,甲起诉乙支付拖欠的房租。在诉讼中,甲放弃乙支付房租的请求,但要求法院判令解除与乙的房屋租赁合同。下列关于本案的哪种说法是正确的?(2006—卷三—41,单)
选项
A、甲的主张是诉讼标的的变更
B、甲的主张是诉讼请求的变更
C、甲的主张是诉的理由的变更
D、甲的主张是原因事实的变更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诉讼标的、诉讼请求、诉的理由、原因事实的概念。诉讼标的是民事诉讼中发生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诉讼请求是当事人基于发生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提出的具体的权利主张;诉的理由是原告提起的诉的事实与法律上的理由;原因事实可以理解为诉的事实理由。本题中原告甲主张的变化,仅仅是在民事权利内容上的变化,而并未导致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的变化,本题案件事实中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始终是房屋租赁法律关系。因此,甲的主张不是诉讼标的的变更,因此A项错;更非诉的理由或者原因事实的变更,因此C、D项错误。而只是诉讼请求的变更,因此B项正确。本题答案为B。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sBG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法院调解和当事人和解的区别,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8—卷三—79,多)
关于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解与诉讼和解的区别,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9—卷三—84,多)
某法院对甲、乙之间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作出了判决,当事人在上诉期内均未上诉。后该法院发现判决书将支付房租数额10000元误写成了1000元。法院对此应当如何处理?(2005—卷三—35,单)
甲公司诉乙公司支付货款一案,乙公司在判决生效后未履行判决书所确定的义务,甲公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乙公司提出目前暂时没有偿付能力,申请提供担保,对此,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2003—卷三—69,多)
甲诉乙侵权一案经某市东区法院一审终结,判决乙赔偿甲6万元。乙向该市中级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驳回了乙的上诉请求。乙居住在该市南区,家中没有什么值钱的财产,但其在该市西区集贸市场存有价值5万元的货物。甲应当向下列哪一个法院申请执行?(2005—卷三—44,单
甲公司根据生效判决书向法院中请强制执行。执行开始后,甲公司与乙公司达成和解协议。和解协议约定:将80万元债务减少为70万,协议生效之日起1个月内还清。协议生效1个月后,乙公司并未履行协议的约定。下列做法哪一个是正确的?(2004—卷三—48,单)
甲、乙、丙三人合伙经营一小食品店,并依法登记取得了字号。因该合伙组织分别与A、B、C三公司纠纷的诉讼全部败诉而进入到执行程序。在执行中,该合伙组织的财产不足以清偿A、B、C三公司的债务。对此,法院应当如何处理?(2008—卷三—38,单)
江成与李文系夫妻,两人均居住在河北石家庄市。1996年,李文因患有精神病,到北京安定医院住院治疗。在长达2年的住院治疗期间,李文不仅病症未减轻,反而加重。因李文婚前隐瞒了曾患有精神病的情况,江成认为双方已没有夫妻感情,向法院起诉要求与李文离婚。江成应起诉的
甲公司受让乙公司一项专利技术,用该专利技术生产的产品被丙公司指控为侵权,且指控属实,丙公司要求赔偿损失2000万元,此责任应由谁承担?()
某企业投保财产保险200万元。在一次保险事故中,实际遭受损失98万元,为保护和抢救财产支出必要的合理费用5万元,为验明事故的性质支出人民币1万元,因发生事故,企业停产造成损失50万元。对于下列损失,保险公司应予赔偿的是()。
随机试题
Ⅴ类洞制备的要点包括
痫证的病因在七情方面主要责之于( )。
第一胎孕36周,发现血压升高3周,今晨突然腹痛,诉为持续性,阵发加重,血压20/13kPa(150/98mmHg),心率112次/分,尿蛋白(++),阴道有少量出血
违反税法应负行政责任,其违法行为主要包括()。
既能承受机械外力作用,又能承受相当大拉力的电缆是()。
给水排水压力管道做水压试验前,除接口外,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回填高度不应小于();水压试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其余部分。
简述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的概念及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上市公司的盈利性会影响股价变动,衡量盈利性最常用的指标有(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荀子强调,处理人、社会、自然的关系都必须顺时而为,“故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顺“时”而为体现了()。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