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某企业使用标准成本法,某一产品的预算产量为1000单位,标准成本为: 本月份生产800单位产品,实际单位成本为: 要求:计算各项成本差异(固定制造费用使用两差异分析法)。
某企业使用标准成本法,某一产品的预算产量为1000单位,标准成本为: 本月份生产800单位产品,实际单位成本为: 要求:计算各项成本差异(固定制造费用使用两差异分析法)。
admin
2015-06-18
86
问题
某企业使用标准成本法,某一产品的预算产量为1000单位,标准成本为:
本月份生产800单位产品,实际单位成本为:
要求:计算各项成本差异(固定制造费用使用两差异分析法)。
选项
答案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价格差异=0.22×800×(90一100)=一1760(元)(节约) 材料用量差异=(0.22×800—0.20×800)×100=1600(元)(超支) 即由于材料实际价格低于标准价格,使成本下降了1760元,但由于材料用量超过标准,使材料成本上升了1600元,两者相抵,直接材料成本净下降160元。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工资率差异=5.5×800×(3.9—4)=一440(元)(节约) 效率差异=(5.5×800—5×800)×4=1600(元)(超支) 即由于实际工资率低于标准,使直接人工成本下降440元,但由于实际耗费工时高于标准,使直接人工成本上升1600元。两者相抵,直接人工成本净上升1160元。 (3)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5.5×800)×[4000/(800×5.5)一[*]]=480(元)(超支)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5.5×800—800×5)×[4000/(5×1000)]=320(元)(超支) 即由于实际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高于标准分配率,使变动制造费用上升480元,由于实际工时高于标准工时,使变动制造费用上升320元,两者相加,变动制造费用净上升800元。 (4)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6000—6000=0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1000×6—800×6=1200(元)(超支) 即未发生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但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为1200元。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sBT0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级财务管理题库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类
0
中级财务管理
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2×21年11月25日甲公司销售给乙公司一批商品,售价为200万元,成本为180万元,货款已收到。2×22年3月5日,因商品质量问题,乙公司经甲公司同意后退回50%的商品。甲公司2×21年度的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22年3月31日,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
企业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有()。
现时义务是指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在企业当前条件下已经承担的,企业没有其他的选择,只能履行该现时义务。()
关于最佳估计数的确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甲公司2×21年发生研究开发支出共计4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120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4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240万元,至2×21年12月31日,形成无形资产已摊销20万元,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下列说法正确的
企业取得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时支付的交易费用应计入其成本。()
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应当按照该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本年1月2日,甲公司以货币资金取得乙公司30%的股权,初始投资成本为2000万元,投资时乙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及账面价值的总额均为7000万元,甲公司取得投资后即派人参与乙公司生产经营决策,但无法对乙
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途径有()。
随机试题
画出一球体带有负电荷时,其周围分布的电力线。
我国新的社会阶层是
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严重感染性疾病时,为什么要合用足量、有效的抗感染药物?
A.磷酸化酶B.果糖二磷酸酶C.磷酸果糖激酶D.异柠檬酸脱氢酶E.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
老年人口腔健康的目标,功能牙至少保存
某河平水期平均流量为180m3/s,河流断面形状近似矩形,河宽55m,水深7m,在取样断面上应取()水样。
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
根据不同级别的物流管理人员和管理部门应负的责任,收集、汇总和报告其有关的会计资料的一种会计制度称为()。
监管是政府对公众要求纠正某些社会组织和个体的不公正、不公平、无效率或低效率的一种回应,是政府用来改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一种手段。该观点源自管理理论中的()
一个字符的标准ASCII码码长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