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如图所示应力状态(应力单位为MPa),该点处的最大切应力τmax为( )。
如图所示应力状态(应力单位为MPa),该点处的最大切应力τmax为( )。
admin
2014-08-25
69
问题
如图所示应力状态(应力单位为MPa),该点处的最大切应力τ
max
为( )。
选项
A、50MPa
B、一25MPa
C、0
D、25MPa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为平面应力状态下最大切应力的计算。由图可知:σ
max
=0,σ
min
=一50MPa,所以
故选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sq4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基础考试(上午)题库一级结构工程师分类
0
基础考试(上午)
一级结构工程师
相关试题推荐
1~3:某墙体钢筋砖过梁净跨ιn=1.50m,墙厚为240mm,采用MU10烧结多孔砖、M7.5水泥砂浆砌筑;过梁底面配筋采用3根直径为8mm的HPB235钢筋,As=20mm,如图5-8;多孔砖砌体自重18kN/m3,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在距窗
题3l—33:某16层办公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体系,层高均为4米,平面对称,结构布置均匀规则,质量和侧向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考虑折减后的结构自振周期为T
题20-24:某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柱下桩基础采用九根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直径d=600mm,为提高桩的承载力及减少沉降,灌注桩采用桩端后注浆工艺,且施工满足《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相关规定。框架柱
题20-24:某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柱下桩基础采用九根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直径d=600mm,为提高桩的承载力及减少沉降,灌注桩采用桩端后注浆工艺,且施工满足《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相关规定。框架柱
题20-24:某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柱下桩基础采用九根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直径d=600mm,为提高桩的承载力及减少沉降,灌注桩采用桩端后注浆工艺,且施工满足《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相关规定。框架柱
题14—16:某高层建筑梁板式筏基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筏板的最大区格划分如图1-19所示。筏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f1=1.57N/mm2。假定筏基底面处的地基土反力均匀分布,且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地基土净反力设计值p=350kPa。提
题7—8:现有一西南云杉(TC15B)原木檩条(未经切削),标注直径为156mm,计算简图如图1-16所示,该檩条处于正常使用条件,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原木沿长度的直径变化率为9mm/m。若不考虑檩条自重,试问,该檩条达到挠度限值l/
题7—8:现有一西南云杉(TC15B)原木檩条(未经切削),标注直径为156mm,计算简图如图1-16所示,该檩条处于正常使用条件,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原木沿长度的直径变化率为9mm/m。若不考虑檩条自重,试问,该檩条达到最大抗弯承载
题4—6:位于非抗震区的某三层简支承重的墙梁,如图1-15所示。托梁截面b×hb=300mm×600mm,托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托梁自重标准值gk1=4.5kN/m。墙厚240mm,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10混合砂浆砌筑,墙体及抹灰自重标准值g
题4—6:位于非抗震区的某三层简支承重的墙梁,如图1-15所示。托梁截面b×hb=300mm×600mm,托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托梁自重标准值gk1=4.5kN/m。墙厚240mm,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10混合砂浆砌筑,墙体及抹灰自重标准值g
随机试题
Thereason________herejectedourplanisthathehadnofaithinus.
简述法律文书的写作要求。
提出决策者有限理性和满意决策命题的学者是________。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异位内膜随卵巢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并形成粘连。()
恶性肿瘤最主要的诊断依据是
立井贯通测量的重要方向偏差是()。
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在召开股东大会的()前置备于公司,供股东查阅。
对以有关质量计划和质量策划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TheIndustrialRevolution[A]TheIndustrialRevolutionisthenamegiventothemassivesocial,economic,andtechnologicalch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