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位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似动现象的是:
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位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似动现象的是:
admin
2019-05-30
29
问题
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位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似动现象的是:
选项
A、 两岸青山相对出
B、 坐地日行八万里
C、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D、 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
②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位移。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两岸青山相对出,意思是两岸青山对峙美景相继出现,静止的青山相对于船来说是运动的,体现了“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符合定义;
B项:坐地日行八万里,意思是我们每天即使原地不动,也会运动八万里,但是并没有看到人在运动,不能体现“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不符合定义;
C项: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意思是回头再看沿江两岸的大大小小的城郭,一个个都像在水边漂游浮动,远方的天空,显得过分低垂,被汹涌的波浪冲击得忽悠悠的颤动,城郭和天空都是静止的,体现了“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符合定义;
D项: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意思是明月却是那么多情,不管人走到哪里,它都陪伴着你同行,月亮可以理解为静止的,体现了 “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stHY777K
0
陕西
行测
地方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海水及其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温室效应将引起全球气温上升,导致气候异常、海平面上升、生态恶化。引起温室效应的最主要的气体是(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18年1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议程是:
烟锁池塘柳:金木水火土
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以下问题。2000年某国商品出口总额2492.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27.8%,进口总额4378.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35.9%。从地区的情况来看,东部地区出口总额2261.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5%,进口总额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面问题。虽然受到国家对一些投资过热的重点行业实行严格控制的影响,但由于国家对西部农业、能源、交通、水利以及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支持与投入继续加大,同时西部各省区市也加大了地方投资力度,西部地区2004年的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
根据下图提供信息回答问题。若中国1998年的啤酒消费量为205亿升,2004年的啤酒消费量为291亿升,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以下问题。2003年3月份,“国房景气指数”达到107.04,比5月份上升0.76点,比去年同期上升2.39点。具体的各分类指数情况如下:6月份竣工面积分类指数为111.46,与5月份基本持平,比去年同期上升7.
2011年,河北省农产品进出口总额41.1亿美元,同比增长21.2%,其中进口同比增长20.6%。2011年12月,河北省农产品出口、进口额均创历史新高,当月进出口4.5亿美元,同比增长30.7%,环比增长35.0%。其中出口1.6亿美元,同
网络暴力是行为主体的网络行为对当事人造成实质性伤害的网络失范现象。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网络暴力的是:
随机试题
我国反垄断法主要适用于
药品质量标准的检查项下,包括()
下列哪项不是肝性脑病的诱因
下列哪些行为构成强奸罪?()
某汽车制造企业,使用“沸石转轮吸附浓缩十蓄热式热力焚烧炉(RTO)”工艺处理喷涂过程中产生的VOCs废气,其中沸石转轮的吸附效率为95%,RTO的处理效率为99%,则该套工艺处VOCs废气的总效率为()。
一、背景某安装公司中标一机床厂的钢结构厂房制作安装及机电安装工程,在编制质量预控措施时,安装公司重点抓住工序质量控制,除设置质量控制点外,还认真地进行工序分析,即严格按照第一步书面分析、第二步试验核实、第三步制定标准的三个步骤,并分别采用各自的分
高温高硫矿井爆破时,孔内温度为()时,应控制装药至起爆的相隔时间不应超过1h。
广义的电算化是指与实现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软件的开发应用及其软件市场的培育、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和管理、会计电算化制度建设等。()
在下列国民收入核算的各项指标中,数值最小的是( )。
第七C大调交响曲《列宁格勒》的作者是拉赫马尼诺夫。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