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方面的内容,这是本次宪法修正案中的一个突出亮点。“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修改为“把我国建设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方面的内容,这是本次宪法修正案中的一个突出亮点。“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修改为“把我国建设
admin
2021-09-25
38
问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方面的内容,这是本次宪法修正案中的一个突出亮点。“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修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中第六项“(六)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修改为“(六)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入宪”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宪法中的具体体现。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共识,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要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成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在实践中还须严守“三条红线”。
生态文明建设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和基础,须科学规划、精准落地。各级政府要真正把事关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生态区域统一纳入一条红线的管控之中,也要因地制宜建立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监管制度,确保各项制度落在“纸上”,更落在“地上”。
生态文明建设要严守环境质量底线。碧水蓝天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让碧水蓝天成为常态是大家共同的心愿。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的生态风险不容忽视。要正视这些依然存在的生态环境污染顽疾,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一方面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的关系,尽快划定环境质量底线;另一方面要有“铁腕”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决心和举措,决不允许任何人越线,吃祖宗饭砸子孙碗。
生态文明建设要严守资源利用上线。“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有度。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爱护环境、敬畏自然,严守资源利用上线,切实转变毫无节制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式的发展方式,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真正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
摘编自人民网(2018年3月31日)、新华网(2018年6月20日)
(1)结合材料谈谈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认识。(5分)
(2)“生态文明入宪”,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何启示?(5分)
选项
答案
(1)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根,是中华文明发展之源。随着人类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生态系统也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出现森林消失、土地沙化等严重生态问题和水、土、空气遭到污染等严重环境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生命共同体。(2分)人类首先要尊重自然,这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其次要顺应自然,这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再次要保护自然,这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3分) (2)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1分)实现这样的根本性变革,必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用制度保障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做到以下方面:第一,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第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第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第四,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4分)
解析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可见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考生要对此考点给予足够重视。材料具体阐述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坚守的“三条红线”,第一问要求考生谈谈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认识,考生需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两个角度进行作答即可。第二问要求作答“生态文明人宪”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考生可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四个具体方面进行作答即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4h4777K
0
考研政治
相关试题推荐
所谓治国方略,是指治理国家根本性的指导原则。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教训的基础上,产生了以依法治国为核心的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性表现在()。
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
近期,北京各大医院实行手术点名费制度,患者选择自己认可的主刀医生时,须交纳300元~600元的点名费,其中40%~50%归被点名的医生所有。医生的这些收入属()。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具有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是
首先对“实事求是”做出马克思主义解释并将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是( )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意义是()
“揠苗助长”却事与愿违,“庖丁解牛”则事半功倍。这两个不同结果的寓言故事共同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背景包括()
随机试题
腋动脉的主要分支有
无尿指每日尿量为
决定病毒遗传特性的物质()
营养不良患儿应用苯丙酸诺龙的主要作用是
银行、银行从业人员的下列做法中,没有违反《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中“兼职”规定的是()。
我国现行税法规定,对于纳税人以房产投资联营,投资者参与投资利润分红,共担风险的,以房产余值作为计税依据计征房产税。()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意大利是欧盟的重要国家,了解该国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有助于更好地发展与欧盟的友好合作关系。材料二2010年意大利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和农户生产规模结构。材料三2013年意大利主要
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生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不断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称之为_________。
Whatisthemandoing?
WhenIfirstmovedtoNewYork,itoncetookmetwohourstogetfromParkSlopetoLowerManhattaninasnowstorm.IthinkI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