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某框架结构办公楼中的楼面长悬臂梁,悬挑长度5m,梁上承受的恒载标准值为32kN/m(包括梁自重),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活荷载标准值为8kN/m,梁端集中恒荷载标准值为30kN。已知,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程序计算分析时未作竖
某框架结构办公楼中的楼面长悬臂梁,悬挑长度5m,梁上承受的恒载标准值为32kN/m(包括梁自重),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活荷载标准值为8kN/m,梁端集中恒荷载标准值为30kN。已知,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程序计算分析时未作竖
admin
2018-10-24
116
问题
某框架结构办公楼中的楼面长悬臂梁,悬挑长度5m,梁上承受的恒载标准值为32kN/m(包括梁自重),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活荷载标准值为8kN/m,梁端集中恒荷载标准值为30kN。已知,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程序计算分析时未作竖向地震计算。试问,当用手算复核该悬挑梁配筋设计时,其支座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选项
A、600
B、720
C、800
D、850
答案
C
解析
根据《抗规》第5.1.3条
悬臂梁重力荷载代表值均布荷载为:G=32+0.5×8=36kN/m
悬臂梁重力荷载代表值梁端集中荷载为:P=30kN
根据《抗规》第5.3.3条,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可取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0%
根据《抗规》第5.4.1条
M=(1.2+1.3×0.1)×(0.5×36×5
2
+30×5)=798kN.m
重力荷载代表值是地震作用计算的基础,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中是强条,要求考生必须掌握;了解长悬臂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如何取值;掌握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组合的计算方法。
1.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和各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
2.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表5.1.3的组合值系数,求得悬臂梁上均布荷载及梁端集中荷载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3.长悬臂构件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8度时可取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0%,据此分别求得悬臂梁上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
4.需要说明的是,大跨度和长悬臂构件的竖向地震作用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本题采用的是简化计算方法。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5i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考试(上午)题库二级结构工程师分类
0
专业考试(上午)
二级结构工程师
相关试题推荐
现在各国都在开发三网合一的系统工程是:
平面汇交力系()的力多边形如图所示,该力系的合力等于:
阅读FORTRAN程序:OPEN(8,FILE=FILE2.DAT,STATUS=NEW)DO10I=1,3WRITE(8,(414))(J+I,J=1,4)10CONTINUECLOSE(8)END程序运行后,数据文件FIFE2.DAT的内
变直径圆管流,细断面直径d1,粗断面直径d2=2d1,粗细断面雷诺数的关系是:
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受扭,若使扭转角减小一半,圆轴的直径需变为:
模型与原形采用相同介质,为满足黏性阻力相似,若几何比尺为10,设计模型应使流速比尺为:
图示直径为20mm、长5m的管道自水池取水并泄入大气中,出口比水池水面低2m,已知沿程水头损失系数λ=0.02,进口局部水头损失系数ξ=0.5,则泄流量Q为:
下称各化合物的结构式,不正确的是:
“理想气体和单一热源接触做等温膨胀时,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做功。”对此说法,有如下几种讨论,哪种是正确的:
按照第三强度理论,图示两种应力状态的危险程度是:
随机试题
有关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抽油机井示功图每月测试两次,其中有一次必须()测试为全。
A.聚集B.叠连C.凝集D.凝固组织破损时,创面上的血液发生的变化是
创伤现场急救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为
患者肩臂重着酸痛,疼痛游走,遇寒加重,舌苔白,脉弦。治宜选用的方剂是
患者女,25岁。因骨折手术,术中输入A型悬浮红细胞200ml后,出现腰痛,血压下降,继续输血,血压下降更甚,尿液呈酱油色。诊断首先考虑为
下列关于《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相关规定的表述,错误的是()。
学校工作必须坚持()。
要说清楚纳米科技的真正涵义不是一件易事。“纳米”只是一个长度单位,大约是10个氢原子排列起来的长度。纳米科技被广泛地定义为纳米尺度空间(如从一纳米至几百纳米)的科学技术。当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力图在用纳米尺度来理解和控制物质的时候,就会发现许多新的现象,发
Whereisthisconversationprobablytakingplac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