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单位:米)” 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是( )。
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单位:米)” 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是( )。
admin
2019-07-09
20
问题
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单位:米)”
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是( )。
选项
A、600米
B、900米
C、1000米
D、1200米
答案
B
解析
图中等高距为200米,最高处在该区域的西南部,海拔在1000~1200米之间,而乙村的海拔在200~400米之间,两地的高差在600~1000米之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AD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某化学老师在一次化学实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题】美国普度大学研究开发出一种利用铝镓合金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下列有关该工艺的说法错误的是A.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只有两种B.铝镓合金可
有两位化学老师针对同一教学内容,分别以问题驱动的方式设计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老师1: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把教学设计成一系列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形成了教学中的问题串,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逐一解决一个个问题。老师2:根
高中化学课程评价既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又要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下列不符合上述评价理念的是()。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相衔接,但是高中化学课程更多的强调学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方式正在从观念到思想,从方法到行动上都向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发展,而这种全新的教育方式也是实现从应试教育向新课程环境转轨的必然趋势和发展。要实现这种全新的教育方式,要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新课程环境转轨,将现
阅读下列三段高中化学教学中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材料。材料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的内容标准: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材料二“硫的转化”一节位于鲁科版《化学1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材料:支架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源自于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支架式教学模式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提供支架和支持以帮助学生主动发展,这些支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内化新的知识。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
如图所示,容器A、B各有一个可以自由移动的轻活塞,活塞下面是水.上面是大气,大气压恒定。A、B的底部由带有阀门K的管道相连,整个装置与外界绝热。原先A中水面比B中水面高,打开阀门K后,A中的水向B中流,最后达到平衡,这个过程中()。
下表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它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的移民趋势。据此完成14—15题。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随机试题
下列关于缺铁性贫血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清运铁蛋白饱和度<15%B.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C.铁蛋白<12μg/LD.血清总铁结合力减低E.血清铁降低
患者女,62岁。2年前不明原因颜面部及双下肢水肿,在当地疑为肾炎、冠心病予对症治疗无效,且症状渐加重,伴活动后心悸、气短、乏力、食欲减退、腹胀。病史中有情绪低落、反应迟钝、怕冷、脱毛表现。既往无高血压、心绞痛病史。入院查:体温36.4℃,血压130/70m
确诊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主要取决于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B.正常肠黏膜上有孤立小脓肿及溃疡C.肠黏膜急性弥漫性渗出性炎症D.肠黏膜弥漫水肿及肠壁增厚E.小肠黏膜充血肿胀、松弛,表面有灰白糠皮状薄膜伤寒病变特点是
某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遭受火灾后,开展检测评定,现场混凝土强度检除采用回弹外,还需进行取芯检测,最后修正得到混凝土强度,请根据相关条件回答下列问题。最后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应采用检测批的()。
某大型施工机械原值35万元,折旧年限为5年,预计年平均工作250个台班,预计残值率4%。该机械年实际工作280个台班,用工作量法计算的年折旧额为()元。
对看涨期权而言,若市场价格低于协定价格,期权的买方将放弃执行期权,为虚值期权。()
[2013年1月]△ABC的边长分别为a、b、c,则△ABC为直角三角形。(1)(c2一a2一b2)(a2一b2)=0;(2)△ABC的面积为。
A、B、C、D、E五个选项为判断结果,请选择一项符合试题要求的判断。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2)联合起来充分。D.条件(1)充分,条件(2)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