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4年卷二第6题)
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4年卷二第6题)
admin
2018-04-20
68
问题
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4年卷二第6题)
选项
A、甲伤害乙后,警察赶到。在警察将乙送医途中,车辆出现故障,致乙长时间得不到救助而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B、甲违规将行人丙撞成轻伤,丙昏倒在路中央,甲驾车逃窜。1分钟后,超速驾驶的乙发现丙时已来不及刹车,将丙轧死。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C、甲以杀人故意向乙开枪,但由于不可预见的原因导致丙中弹身亡。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D、甲向乙的茶水投毒,重病的乙喝了茶水后感觉更加难受,自杀身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答案
D
解析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在行为人的行为介入了第三者或被害人的行为而导致结果发生的场合,要判断某种结果是否是行为人的行为所造成时,应当考虑行为人的行为导致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介入情况的异常性大小以及介入情况对结果发生作用的大小。
选项A错误。甲伤害乙,导致乙的生命处于危险状态。后在警察将乙送医途中车辆出现故障,该介入因素是异常的,阻断了甲伤害致乙死亡的因果关系,乙的死亡结果是由于车辆出现故障长期得不到救助所致。因此,乙的死亡结果与甲的伤害行为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选项B错误。在公路上,车辆往来属于正常现象,倒在路中央的丙被过路车辆碾压的可能性极高。而丙昏倒在路中央是甲造成的,因此是甲的行为导致丙处于高度危险中,即使乙车超速,此介入因素也不具有异常性。因此,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选项C错误。因果关系是对犯罪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客观上是否存在引起与被引起关系的判断,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预见、能否预见没有关系,只要犯罪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客观上存在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即使是由于行为人无法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也应当认为存在因果关系。选项C中,甲以杀人故意开枪,客观上导致丙中弹身亡,即使是由于不可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也应当认为存在因果关系。
选项D正确。乙的死亡结果是乙的自杀行为直接所致,而非甲的投毒行为直接所致。也就是说乙自杀行为的介入阻断了甲的行为与乙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甲的投毒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C5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不正确的?()
以下选项中关于有权通过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代表的罢免案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国家赋予特别行政区行使的高度自治权包括哪些内容。()
英国著名法学家詹姆斯.布赖斯(JamesBryce)认为宪法的内容只包括政体和人民同政府的关系等原则。受其影响,其他资产阶级宪法学者大多持有此类观点,例如S.E.芬拿(S.E.Finer)说:“宪法就是在各政府机构及其成员之间分配职能、权利和义务,规定政
关于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下列说法不成立的是:()
中级人民法院审判下列哪些案件。()
根据我国《宪法》第41条的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甲公司走私汽车获利人民币4000万元后,欲通过乙公司(非国有)的账户将这笔资金换成外汇转移至香港,并说明可按资金数额的10%支付“手续费”。乙公司得知该笔资金为甲公司走私犯罪所得,仍同意为该资金转账提供账户,并在收取“手续费”400万元后,将该资金折换成4
下列哪一选项的行为应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论处?()(2011年卷二第17题)
随机试题
Manyoftheworld’spollutionproblemshavebeencausedbythecrowdingoflargegroupsofpeopleintothecities.Tosupplyfor
对干眼症的诊断没有帮助的是
以下不是下颌骨薄弱部位的结构是()
选择不确定因素变化的百分率时,习惯上取()。
货币市场主要包括()。
【2013年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对中小学教师实行()。
军队对于()相当于()对于人才
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关键年龄大约在()。
阅读下列关于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材料:材料1精神的全部活动就在于我们具有一种能力,可以觉察到不同的对象之间的相似之处或相异之处,相和之处或相违之处。然而这种能力无非就是肉体的感受性本身,因此一切都归结到感觉。摘自《十八世纪法国哲学》材料2在贝克莱看来
A、Useofbicycleamongalargepopulation.B、Developmentoftransportinfrastructure.C、Greenwayscrossingacityinalldirecti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