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公司向乙公司催讨一笔已过诉讼时效期限的10万元货款。乙公司书面答复称:“该笔债务已过时效期限,本公司本无义务偿还,但鉴于双方的长期合作关系,可偿还3万元。”甲公司遂向法院起诉,要求偿还10万元。乙公司接到应诉通知后书面回函甲公司称:“既然你公司起诉,则不
甲公司向乙公司催讨一笔已过诉讼时效期限的10万元货款。乙公司书面答复称:“该笔债务已过时效期限,本公司本无义务偿还,但鉴于双方的长期合作关系,可偿还3万元。”甲公司遂向法院起诉,要求偿还10万元。乙公司接到应诉通知后书面回函甲公司称:“既然你公司起诉,则不
admin
2016-01-15
43
问题
甲公司向乙公司催讨一笔已过诉讼时效期限的10万元货款。乙公司书面答复称:“该笔债务已过时效期限,本公司本无义务偿还,但鉴于双方的长期合作关系,可偿还3万元。”甲公司遂向法院起诉,要求偿还10万元。乙公司接到应诉通知后书面回函甲公司称:“既然你公司起诉,则不再偿还任何货款。”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4年卷三第5题)
选项
A、乙公司的书面答复意味着乙公司需偿还甲公司3万元
B、乙公司的书面答复构成要约
C、乙公司的书面回函对甲公司有效
D、乙公司的书面答复表明其丧失了10万元的时效利益
答案
A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EL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公司诉乙公司合同纠纷案,南山市S县法院进行了审理并作出驳回甲公司诉讼请求的判决,甲公司未提出上诉。判决生效后,甲公司因收集到新的证据申请再审。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卷三2009年真题试卷第87题)
下列关于仲裁协议的相关表述中,错误的是:()。
刘山、刘河和刘江系兄弟,其父母早亡,刘河和刘江随长兄刘山一家共同生活。刘河、刘江和刘山一家在A县某村分得房屋9间。5年后,刘河和刘江一同到外省B县工作。2011年,刘山夫妻先后去世。同年,居住在C县的刘山之子刘云将9间房胜卖给生意上的朋友、家住D县的王某,
甲向乙借款24万元,丙丁戊为保证当事人,但在保证合同中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借款期届满,甲无力偿还债务,丙代为偿还了24万元。下列论述正确的有哪些?()
甲外出旅游向乙借了一部尼康相机,却不慎丢失。双方为此发生纠纷。乙向法院起诉,要求甲赔偿损失1万元,法院受理后对此案进行了调解。调解中,甲愿意赔偿8000元,乙坚持赔偿1万元,调解未果。随后乙多次催促法院判决,该案审判员说:“判决容易,我最多判他赔你7000
甲是一名演员。一日,甲拿一件银白色演出服装(价值5000元)到乙干洗店干洗。乙的工作人员指着墙上的公告,对甲表明,如果服装在洗涤中发生破损、污渍、染色等任何问题,该店仅承担如下责任:(1)退还洗衣费用;(2)在最高不超过500元的范围予以补偿;(3)其他损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颁行后,各界反响热烈。法制月刊的记者小赵就《证据规定》的相关问题采访了不同层面的读者。以下是读者对相关问题的见解或观点。《证据规定》规定: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
李玉向刘文借了2千元钱,约定1995年1月1日还款。因李玉届期未还,刘文于1996年2月3日向李玉写了一封信催促还款,李玉于1996年2月10日收到这封信。该项债务的诉讼时效自何时中止或中断?()
关于律师担任刑事案件被告人的辩护人,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下列情形中,法院处理正确的为哪项?()
随机试题
早期声带癌CT可表现为
检查远曲小管功能的方法是
(2010年)图5—27所示矩形截面对z1轴的惯性矩[*804]为()。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烟排烟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工程施工质量缺陷划分为严重缺陷项(A)、重缺陷项(B)和轻缺陷项(C)。当()时.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的工程竣工验收判定为合格。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变动将引起()。
聘用期货从业人员的期货经营机构处分从业人员的,应当在作出处分决定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向协会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条的规定:有生产、销售的商品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等行为的,经营者应承担()。
林林因为迟到被老师赶出了教室。该教师的做法侵犯了林林的()。
2013年,重庆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突破3000亿大关,达3012.78亿元,同比增长20.1%,较一季度回落5.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7.6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截至12月月底,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26251.89万平方米,同比增
材料一:《唐律疏议·名例律》:诸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疾,犯流罪以下,收赎。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犯反、逆、杀人应死者,上请;盗及伤人者,亦收赎;余皆勿论。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即有人教令,坐其教令者。若有赃应备(赔),受赃者备之。诸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