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试论述隋唐科举制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并分析其在历史上的影响。(2014/2016年华南师大)
试论述隋唐科举制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并分析其在历史上的影响。(2014/2016年华南师大)
admin
2021-01-27
62
问题
试论述隋唐科举制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并分析其在历史上的影响。(2014/2016年华南师大)
选项
答案
自隋代开科取士以来,科举制度就与封建官学教育紧密结合,表现了教育与政治相结合的特点。 科举制与学校教育的关系遵循着统一的原则,二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促进。科举制度的演进,推动了封建学校教育的繁荣。其一,士子们有了读书的目标,动机更加强烈,出身、地位一般的知识分子都强烈要求求学读书,因为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名次,客观上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其二,科举以儒经为内容,统一了教学内容,也统一了全国人民的主导思想,达对于学校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以及读书人积极向学风气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其三,科举科目众多,尤其是明法、明算、武举等,冲击了“儒学独尊”的局面。其四,科举造就了大批科举人口,促进了民间私学的发展,而学校教育的繁荣又为科举提供了大量的考生来源。其五,科举制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学校根据科举考试的要求来组织教学活动,使学校教育成为科举考试的前提,科举又是学生做官的必由之路。科举制刺激了人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同时,学校教育促进了科举制的发展,学校教育培育人才来参加科举选拔。 科举制与学校教育的发展又始终存在着矛盾,这也是一个如何处理选士与育才关系的问题。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消极作用:中唐以后,科举 重乡贡轻生徒,使许多知识分子可以不经学校而博取入仕资格,严重地影响了官学教育的养上功能,遂导致了重科举、轻学校的现象日益突出,使学校教育逐步沦为科举的附庸。科举制度制约着学校教育的方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学校教育产生了种种形式主义的流弊。 科举制与学校教育也相互制约彼此的发展。学校教育的兴衰直接影响科举取士的质量和数量。科举取土的标准和方法指导着学校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学校教育是科举制的基础,科举制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指挥棒。需要说明的是,决定封建学校教育发展的终极因素是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举制只是一个辅助因素,并非科举制的产生导致学校教育的衰落。相反,如果统治者将二者并重,则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巩固封建统治。 就整个社会状况来说,唐代的科举制是一个比较进步、合理的考试制度;就教育方面来说,唐代的科举制影响更为深刻,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从积极影响看,有以下几点: 第一,有利于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科举把选才与育才统一起来,把选拔人才的权力集中于中央,满足了庶族地主参与政权的欲望,为知识分子打开了进入统治集团的门径,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唐代中央政府,不断地打击、削弱世族大家的政治势力,以科举制的实施开放了官僚系统,通过自由报考、自由竞争及规范化的考试,使得庶族地主和一般平民有机会通过“公平竞争”而成为官僚系统的成员。这样,既保证了官僚系统的正常运营,又确保了君主集权统治的相对稳定。科举制作为调节器,有效地制衡着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统治。 第二,科举制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科举制是一种较为公开、公平、公正的考试制度。科举力图改变选拔官吏只重品行、门第,而忽视知识才能的弊端,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故而也确实选拔了一批有才之士。唐代的科举考试还采取了“别头试”回避制度,就是主考官的亲属移往别处的指定机构考试。主试官的亲属赴试是谓“别头举人”,主试官当回避。起初是由礼部另差郎官考试主试官的亲属,由尚书复定。 第三,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第四,养成了勤奋读书的社会风气。科举制度对学术风气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中国社会重视教育,希望通过读书出人头地的传统。一方面,这一传统促使人们尊重知识,勤奋读书,出现了“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的社会风尚,甚至连某些权贵子弟也刻苦攻读;另一方面,科举制为那些“朝为田舍郎”的普通寒士提供了“暮登天子堂”、跻身社会上层的机会。 第五,科举制对朝鲜、越南、日本及欧洲均有影响。 从消极影响看,有以下几点: 从整个发展历程看,科举从隋唐到宋朝,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到了明清时期,消极作用日趋明显,最终被社会所淘汰。 第一,由于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备,学校逐渐成为科举的附庸,科举制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科举的内容同时成了学校的教学内容,科举成了学校教育的指挥棒。 第二,败坏学风,腐蚀知识分子的思想,使入仕成了读书求学的唯一目标,这种观念亦深入人心,甚至成为一般读书人的思维定式和深层心理结构。 第三,科举制本身存在着不少弊端:评分时主观随意因素会影响评分的客观性;考官受贿现象严重,如托关系、通关节等,有许多著名诗人,因不请托权贵,致使榜上无名;大部分考生将终生时间浪费在科场上。 总的来说,隋唐科举制度是一个比较进步、合理的考试制度。 变式1:简述科举制度的影响。(2012年华东师大、2010年南京师大) 科举制对高考改革的启示: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是高考改革的前提条件。这一原则是科举制的优点,也是科举制存在的合理因素。高考制度无论如何改革都必须坚持这一原则。 高考内容与形式改革应走向开放性与多样性。科举制从唐朝的开放与多样到明清的科举“永制”,一步步走向严格化、规范化的同时,也走向了封闭僵化与落后灭亡。因此,高考改革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上走向开放与多样,要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制和法律法规,将考试与举荐相结合,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局面。 高考改革的根本是为了求才、发展,是为了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科举制发展到后期虽已脱离其根本,但自始至终都代表着封建统治者的利益,而不是广大读书人的利益。高考制度的改革要以求才、发展为本,要代表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要有利于学生、围家乃至社会的发展。 具体来说,可以增加考试次数,分级考试,实行地方考试、国家考试、高校考试的三级考试模式;拓宽招生渠道,为特长生、专才、偏才开通“绿色通道”;改革、完善高考后的教育及培训机制。 变式2:论述科举制的演变、影响及其对高考改革的启示。(2019年华中师大)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K0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硕士(教育综合)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教育硕士(教育综合)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自我效能感
关于“父亲送我上大学”的记忆是()。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最适合描述()的特点。
在雾霾天,建筑物朦胧暗淡,看上去较远;而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山脉清晰翠绿,看起来很近。这是()深度线索在起作用。
完全不会受到来自被试个体差异影响的实验设计类型是()【华南师范大学2016】
某研究课题组收集了一个样本容量大小为104个被试的样本。根据研究问题,他们建立了一个回归模型:=78.64+2.30X,则回归平方和对应的自由度为()。
有理论认为,工作记忆包含语音环路、视觉空间模板、情景缓冲器和中央执行系统四个不同的成分。支持视觉空间模板的实验证据是()。
()荣格认为,青年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中,个体更关心智慧和人生意义。
试分析蔡元培先生改革北京大学的指导思想、具体措施,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2016年-华南师大】
随机试题
科学家在克隆某种家蝇时,改变了家蝇的某单个基因,如此克隆出的家蝇不具有紫外视觉,因为它们缺少使家蝇具有紫外视觉的眼细胞。而同时以常规方式(未改变基因)克隆出的家蝇具有正常的视觉。科学家由此表明,不具有紫外视觉的这种家蝇必定在这个基因上有某种缺陷或损坏。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指标包括()
I【C1】______untilthevice-presidentwentbacktohisofficeandknockedonhisdoor.SinceItaughtcollaboration,Idecidedto
在桥梁工程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工程计量时,完工并经验收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钢材,按图纸所示或预应力钢材表所列数量以千克计量。后张法预应力钢材的长度按两端锚具间的理论长度计算;先张法预应力钢材的长度按构件的长度计算。()
提前支取的定期储蓄存款,支取部分按()计可付利息。[2011年10月真题]
根据《担保法》规定,办理财产抵押贷款的,除签订抵押合同外,还应()才能取得贷款。
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离开了整体,部分也就不称其为部分。因此,大局的走向决定局部的命运。正因为大局在事物发展中起着主导的决定作用,找准全局性、大局性的问题,也就抓住了工作的重点和中
衡量普通股股东当期收益率的指标是()。
DB2通用数据库为解决所有平台上的异构数据库之间的访问,提供了【】解决方案。
关系模式规范化过程中,若要求分解保持函数依赖,那么模式分解一定可以达到3NF,但不一定能达到______。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