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一方面要规定地主应该普遍地减租减息,不得抗不实行。另一方面,又要规定农民有交租交息的义务,不得拒不交纳。 摘自中国共产党1942年《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材料2 一切地主的土地及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一方面要规定地主应该普遍地减租减息,不得抗不实行。另一方面,又要规定农民有交租交息的义务,不得拒不交纳。 摘自中国共产党1942年《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材料2 一切地主的土地及
admin
2017-02-28
36
问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一方面要规定地主应该普遍地减租减息,不得抗不实行。另一方面,又要规定农民有交租交息的义务,不得拒不交纳。
摘自中国共产党1942年《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材料2
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使全乡村的人民均获得同等的土地,并归各人所有。……承认其自由经营、买卖及在特定条件下出租的权利。
摘自中国共产党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材料3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摘自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结合材料1、2、3,说明三次土地改革的区别。
选项
答案
第一次土地改革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致抗日,全国一致反抗日本侵略。故采取减租减息的政策,一方面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一方面争取地主阶级抗日。第二次土地改革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实行有阶级区分的土地政策,联合贫下中农对抗土地改革地主阶级。故采取“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以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参与革命。第三次土地改革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时期,故保留了富农经济,减少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阻力,为经济恢复建设提供稳定的保障。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Mo4777K
0
考研政治
相关试题推荐
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反复性的根本原因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
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其作用()。
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执政方式、领导方式上根本转变的是()。
邓小平指出,我们需要的是鼓实劲,不是鼓虚劲。就是说,我们的工作要扎实,效果要实实在在。所谓鼓实劲,不鼓虚劲,拿科学的语言来说,就是()。
下列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有()。
辩证的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包括()。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中国梦的内涵和外延十分确切、简明,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的展览时所精辟阐释的: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梦是
“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是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广大群众一面欢迎新制度,一面又感到还不大习惯;政府工作人员经验也还不够丰富,对一些具体政策的问题,应当继续考察和探索。”这段论述表明
随机试题
在实验室里严禁吃食品,但可以吸烟。()
为避免手术后病变复发或扩散,手术前抗结核治疗至少需要()
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
方程x2-+z2=1,表示:
从美国进口的商品,包装为塑料桶和胶合板,报检时应提供“无木质包装声明”。( )
对于零售业来说,步行动作路线(),销售额()。
企事业单位用计算机计算、管理职工工资,这属于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2019年联考)荷花虽生长于池塘的污泥中,但荷叶却出污泥而不染,其主要原因是()。
设f(x)=∫0xdt∫0ttln(1+u2)du,g(x)=∫0sinx2(1-cost)dt,则当x→0时,f(x)是g(x)的().
下列有关数据库的描述,正确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