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某娱乐杂志无意中得知甲是某女明星乙的私生女,于是为了赢得卖点,擅自发表了一篇报道,公布了该事实,使得甲乙的生活均被打乱,乙更因为事业受挫而割腕自杀,虽经抢救,但是留下残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某娱乐杂志无意中得知甲是某女明星乙的私生女,于是为了赢得卖点,擅自发表了一篇报道,公布了该事实,使得甲乙的生活均被打乱,乙更因为事业受挫而割腕自杀,虽经抢救,但是留下残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dmin
2013-09-26
71
问题
某娱乐杂志无意中得知甲是某女明星乙的私生女,于是为了赢得卖点,擅自发表了一篇报道,公布了该事实,使得甲乙的生活均被打乱,乙更因为事业受挫而割腕自杀,虽经抢救,但是留下残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该娱乐杂志的行为如实报道,自然不构成侵权
B、该娱乐杂志侵犯了甲乙的隐私权
C、该娱乐杂志侵犯了甲乙的姓名权
D、该娱乐杂志侵犯了乙的身体权
答案
A,C,D
解析
《民法通则》第99条第1款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可见,只有干涉他人姓名的使用,或盗用、假冒他人姓名的行为,才构成侵犯姓名权,未经他人同意公开披露他人姓名不属于侵犯姓名权,C项错误。根据《侵权责任法》第2条,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本题中该娱乐杂志未经甲乙同意,私自揭露其隐私的行为,属于对其隐私权的侵犯,B项正确。但是乙成为残疾和娱乐杂志的侵权行为没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没有侵犯其身体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om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试述人身保险合同中受益人的受益权。
简述我国公司法关于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规定。
预告登记[三峡大学2017年研;武大2014年研;东财2011年研]
A公司在某市商业街开发了一幢商品楼,售价4000元/平方米。某甲选中了其中一套三居室,双方签订了购房合同并于2004年2月1日办理了付款交房的手续,并且约定1年内办理所有权证书。某甲因公需要出国一年,为了方便房屋的维护。某甲在2004年2月18日
甲乙二公司订立一钢材买卖合同,约定甲公司应于9月20日前向乙公司提供钢材100吨,以保证乙公司承担的建设工程按期完成。9月18日,甲公司所在地突然发生特大水灾,一直持续到10月初。在此期间,甲公司未履行合同,也未向乙公司说明受水灾之事。乙公司因甲公司没有按
张三是体育明星,有一天在甲餐厅吃饭。在该餐厅打工的李四看到后,马上拿起照相机给张三拍照,张三予以制止,但李四已经拍到张三的四张照片,之后发表在某网站上。张三认为李四、甲餐厅、某网站共同侵害了其肖像权。[首经贸2010年研]请分析以下几个问题:
某甲幼年丧母,由其父抚养长大。后其父再婚。某甲与其继母乙格格不入,造成父子关系也较紧张。后因矛盾激化,甲与其父立据宣布脱离父子关系。几年后甲父死亡,临终留下遗书:要求把其存款平均分给甲、其妻乙及其与乙的儿子丙。但在执行遗嘱时乙阻止将存款的1/3分给甲,声称
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华南理工2015年研]
诉讼时效的客体。[山东大学2015年研]
随机试题
腹部闭合性损伤观察期应做到
患者,男,22岁。发热恶寒,寒重热轻。头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治疗应首选()
由甲、乙、丙三位仲裁委员组成的合议制仲裁庭在仲裁一合同纠纷案件时,首席仲裁员甲认为应认定合同无效,仲裁员乙认为应解除合同,而仲裁员阿则认为应继续履行合同。则本案应()。
图(a)所示电路中,时钟脉冲、复位信号及数模输入信号如图(b)所示,经分析可知,在第一个和第二个时钟脉冲的下降沿过后,输出Q先后等于()。附:触发器的逻辑状态表为: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 )规定。
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如果原材料在生产产品的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则用来分配原材料费用的最后一道工序的完工率不一定为100%。()
某开关电源要求传输数据格式为(9600,n,8,1),其中9600代表(8),n代表(9),8代表(10),1代表结束位。
Itisreportedthatmanyanewhouse______atpresentinthedisasterareainGansuprovince.
(2011年第34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人类每天都在产生垃圾,垃圾总量一天比一天多,由此带来的问题非常棘手。不产生垃圾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那就退而求其次,倡导大家减少垃圾。然而,减到多少才是少?这里并没有一个标准。而且从总体上看,生产和消费必然产生垃圾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