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简图。读图完成问题。 在芒种到小暑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简图。读图完成问题。 在芒种到小暑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min
2021-07-22
34
问题
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简图。读图完成问题。
在芒种到小暑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后向南移
B、地球公转速度先加快后减慢
C、安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D、北极地区极昼范围逐渐扩大
答案
A
解析
从芒种到小暑,中间经历了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到夏至日至北回归线后南移,A项正确。地球在远日点时(7月初)公转速度最慢,小暑一般为7月7日前后,所以从芒种到小暑,地球公转的速度先是变慢的,B项错误。这段时间,安徽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C项错误。北极地区的极昼范围先变大后变小,D项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qD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某教师在一次单元测验中,设计了如下试题考查学生。[例题]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存在着如下的平衡:Fe2++2H2OFe(OH)2+2H-,若往此溶液中加入盐酸,则溶液的颜色()。A.绿色变深B.变得更浅C.变黄绿色D.不变其中有
在化学教学方法中,以实践、实验为传递媒介的教学方法属于()。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材料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知道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材料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人教版)的目录(略)。材料3:
科学方法是理解科学知识,应用和掌握科学知识的桥梁。科学方法的核心,科学知识体系的精髓是()。
我国人民很早就知道用焰色反应来鉴别某些物质,只是因为受生产力水平限制,这种方法没有得到发展。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炼丹家和医药大师陶弘景(456-563)在他的《本草经集注》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这一记载所鉴别出的物质应该是(
用日常生活中学生所熟知的事物或道理打比方,可以帮助学生对比较抽象的问题加强理解,对重要的知识加深印象,以便牢记和掌握。某教师在教授元素概念的时候,打了如下一个比喻: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这相当于人类是所有人的总称、犬类是所有狗的总称一样
从宏观、微观和符号三种表征方式认识和理解化学知识,并建立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通常称为三重表征。运用三重表征认识方式学习化学,首先要从宏观上感知化学现象,然后要从微观上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再以化学独特的符号系统来表示产生宏观现象的微观原因的本质,三者之间有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问题结果进行了设计和分析。【试题】Na2SO3暴露于空气中容易变质,某学生按照如下方案计算Na2SO3样品的纯度:①准确称取样品wg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②向小烧杯中滴入________
努力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教学情境,是化学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以下是某教师在进行“燃烧和灭火”一节的教学时,引入环节的设计方案。教师向学生展示了多届奥运会火炬的点火方案,如悉尼奥运会的水下点火,我国在珠穆朗玛峰的火炬传递等,同时介绍了不同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教学时教师经常是边朗读、边解释,或边朗读、边让学生把课文中的重点内容用笔勾划出来,或分析句子的结构特点,讲清有关新、旧地理概念之间的联系,甚至要求学生能把重点句子熟读、背记。材料二一位老师在讲到有关喀斯特溶
随机试题
基金进行利润分配会导致基金份额净值上升。( )
键连接和销连接均属于可拆连接。()
我国标准物分级可分为()级。
认识和把握教学活动多样性的关键是
A.肺扩张反射B.肺萎陷反射C.化学感受器反射D.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E.咳嗽反射肺明显缩小时引起的吸气反射是
按照《2000年通则》的解释,C组术语的共同特点是()。
借贷资本与职能资本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态度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语言或行为。()
公共行政监督的对象是国家公共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其范围不包括______。
Thepictureexhibitionboredmetodeath.IwishI______toit.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