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案情:甲、乙共谋教训其共同的仇人丙。由于乙对丙有夺妻之恨,暗藏杀丙之心,但未将此意告诉甲。某日,甲、乙二人共同去丙处。为确保万无一失,甲、乙以入室盗窃为由邀请不知情的丁在楼下望风。进入丙的房间后,甲、乙同时对丙拳打脚踢,致丙受伤死亡。甲、乙二人旋即逃离现场
案情:甲、乙共谋教训其共同的仇人丙。由于乙对丙有夺妻之恨,暗藏杀丙之心,但未将此意告诉甲。某日,甲、乙二人共同去丙处。为确保万无一失,甲、乙以入室盗窃为由邀请不知情的丁在楼下望风。进入丙的房间后,甲、乙同时对丙拳打脚踢,致丙受伤死亡。甲、乙二人旋即逃离现场
admin
2013-10-10
10
问题
案情:甲、乙共谋教训其共同的仇人丙。由于乙对丙有夺妻之恨,暗藏杀丙之心,但未将此意告诉甲。某日,甲、乙二人共同去丙处。为确保万无一失,甲、乙以入室盗窃为由邀请不知情的丁在楼下望风。进入丙的房间后,甲、乙同时对丙拳打脚踢,致丙受伤死亡。甲、乙二人旋即逃离现场。在逃离现场前甲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从丙家的箱子里拿走人民币5万元。出门后,甲背着乙向丁谎称从丙家窃取现金3万元,分给丁1万元,然后一起潜逃。潜逃期间,甲窃得一张信用卡,向乙谎称该卡是从街上捡的,让乙到银行柜台取出了信用卡中的3万元现金。犯罪所得财物挥霍一空后,丁因生活无着落,向公安机关投案,交代了自己和甲共同盗窃的事实,但隐瞒了事后知道的甲、乙致丙死亡的事实。
对于甲、乙盗窃和使用信用卡的行为,应该如何认定?
选项
答案
依据《刑法》第19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2)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3)冒用他人信用卡的;(4)恶意透支的。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264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另外,根据《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规定,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196条规定的“恶意透支”。本题中,甲盗窃信用卡的行为符合上述第3款的条件,依照《刑法》第264条盗窃罪定罪处罚。而乙的行为符合上述第l款第(3)项,冒用他人信用卡,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在这种情况下,甲、乙并不构成共同犯罪。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4B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主观题试卷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主观题试卷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16岁,高中学生,因其父母外出务工,无人管教,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在侦查过程中,依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侦查人员讯问甲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侦查人员在杀人案件现场收集到一封信和一张字条,信的内容与案件无关,但根据通信对方的姓名和地址查出了犯罪分子。字条的内容也与案件无关,但根据笔迹鉴定找到了字条的书写人,从而发现了犯罪分子。对于本案中的信件和字条属于何种证据种类,下列表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某外国公司驻中国办事处拖欠12名职工的工资,欠的时间不同,金额也不相等。职工们分别以该外国公司为被告提起诉讼,要求偿付工资,并支付利息。法院在接到这些起诉以后,决定将这些案件进行合并审理。但法院同时要求这12名职工选出代表人参加诉讼。在诉讼过程中,经法院多
甲公司在某案一审中的诉讼地位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一审法院并未判决其承担民事责任,但甲公司不服一审判决,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一级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后,应()
国家授权投资机构对国有独资公司行使的职权有( )。
下列选项中,( )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工资保障是指劳动者依法获得工资、维护其基本生活的法定制度和措施,它主要包括( )。
某公司2001年12月31日有关财务资料如下:现金75000元,应收账款(净额)225000元,存货270000元,短期投资40000元,固定资产(净额)500000元,应付账款120000元,应付票据50000元,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300
随机试题
数据库概念设计的ER图中,用属性描述实体的特征,属性在ER图中用()表示。
ERPⅡ是在ERP的基础上引进了()
平均利润率是指()
A.慢性阻塞性肺病B.肺炎球菌性肺炎C.右中叶综合征D.肺栓塞E.原发性肺结核可发生肺脓肿的是
由于下颌骨的特殊解剖特点,下列哪种病变容易通过下颌管扩散,导致急性弥散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地面涂料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目前,教育储蓄存款的储户是且只能是()。
下列言语中,属于职业忌语的是()。
法律:约束()
What’sthewomansuggestingtotheman?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