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医学
慢性肾衰竭患者骨骼可出现何种变化?其发生机制如何?
慢性肾衰竭患者骨骼可出现何种变化?其发生机制如何?
admin
2022-10-20
75
问题
慢性肾衰竭患者骨骼可出现何种变化?其发生机制如何?
选项
答案
慢性肾衰竭患者可出现肾性骨营养不良,是其严重的并发症,表现为骨囊性纤维化、骨质疏松症、骨软化症(见于成人)、肾性佝偻病(见于儿童)。其发病机制可能有: (1)钙磷代谢障碍:肾衰竭早期尿磷排出减少,血磷增高,血钙降低,引起甲状旁腺增生,PTH分泌增加。PTH作用于骨骼释出Ca
2+
以恢复血钙水平。当肾衰竭进一步发展,代偿机能失效,高血磷、低血钙持续存在,PTH亦大量分泌,继续动员骨钙释放,如此恶性循环,最后导致纤维性骨炎。 (2)维生素D代谢障碍:1,25(OH)
2
D
3
具有促进骨盐沉着及肠钙吸收作用,当它合成减少时,导致骨盐沉着障碍而引起骨软化症,同时肠钙吸收减少,血钙降低,则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3)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其程度与肾衰竭严重程度一致。 (4)酸中毒:促使骨盐溶解,酸中毒也干扰1,25(OH)
2
D
3
的合成、肠钙的吸收和使骨对PTH的抵抗。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S23777K
0
病理生理学
专业课
考研
相关试题推荐
华支睾吸虫成虫的形态特点具有
不是舒张早期奔马律产生原因或机制的是
慢性支气管炎最主要的首发病因是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急性心肌梗死
网织红细胞自动分析应用于骨髓移植疗效观察,已公认的、最有临床价值的指标是
判断脂肪充实程度最方便和最适宜的部位是
缺铁性贫血时,红细胞直方图的变化为
区别血管内、血管外溶血的指标是
简述视近物与视远物时晶状体的调节是如何实现的。
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的血气分析结果为()
随机试题
A.心病及肾B.肝病及肾C.肝病及心D.肺病及肝属于相乘传变的是
下列符合炎症浸润细胞的描述是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属于
有关限制内切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甲市计划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并决定对本市的某城铁项目进行公开招标。请根据《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回答以下问题:
经营性房地产项目的成本收益率等于()乘以100%。
某工程项目甲建设单位委托乙监理单位对丙施工总承包单位进行监理,有关监理单位的行为符合规定的是()。
高层住宅可分为四类,其中不含()。
A公司属于高新技术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资料一:2015年12月31日,A公司购入价值500万元的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无残值,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资料二:假定
B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2月1日从A公司购入甲材料1000千克,每千克50元,增值税税率13%,当日以将于12月15日到期的票面金额为51000元的应收C公司的商业承兑汇票抵偿购料款,差额部分以银行存款结清。则B公司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方向和金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