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比较一价定律与购买力平价的联系与区别。

admin2020-05-11  28

问题 请比较一价定律与购买力平价的联系与区别。

选项

答案一价定律:在没有运输费用和官方贸易壁垒的自由竞争市场上,一件相同商品在不同国家出售,如果以同一种货币计价,其价格应是相等的。即是说,通过汇率折算之后的标价是一致的,若在各国间存在价格差异,则会发生商品国际贸易,直到价差被消除,贸易停止,这时达到商品市场的均衡状态。Pdi和Pji是第i种可贸易品的本国与外国的价格水平,e是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下同。 Pdi= ePji 购买力平价:该理论认为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就是决定汇率的“首先的最基本的依据”;汇率的变化也是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的变化而决定的,即汇率的涨落是货币购买力变化的结果。其分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及相对购买力平价。 绝对购买力平价是指,对于两国的任何一种可贸易品,一价定律都成立,并且在物价指数的编制中,两国各种可贸易品所占的权重相等,那么,两国由可贸易商品构成的物价水平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 αi表示第i种可贸易品在物价指数中的权重。 尽管商品分为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但是主张购买力平价的学者认为,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二者存在一定的联系,使得一价定律对不可贸易品也成立。也就是说汇率取决于两国的一般物价水平之比。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把汇率的变动幅度和物价的变动幅度联系起来,其含叉是尽管汇率水平不一定能反映两国物价绝对水平的对比,但可以反映两国物价的相对变动。物价上升速度快的国家,其货币贬值。 [*] et和e0分别是计算期和基期的汇率;PId,t和PIf,t分别是本国和外国在t期的物价指数。 二者的区别和联系:首先,一价定律描述的可贸易品和汇率之间的关系是购买力平价成立的基础。 其次,购买力平价讨论的是一般物价水平,包含了非贸易品,那么就有可能当购买力平价成立时,并不是所有商品都符合一价定律。 最后,绝对购买力平价是一价定律在国际产品市场上的运用。假设每单位商品在中国的价格为Pd,在外国的价格为Pf,根据一价定律,一单位外币在外国购买的产品数量等于在中国购买的数量。即[*],这就是购买力平价的汇率决定公式,但是在实际中,我们将Pd和Pf用物价指数代替,这样就无法满足一价定律的条件了,比如各国可能生产不同的商品;各国生产有非贸易品。这两点导致了绝对购买力平价不成立。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gIa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