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admin
2011-12-29
63
问题
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选项
答案
(1)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自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方针以来,我国虽然已在这方面取得不少成效,但从总体上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仍很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仅影响短期的健康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将严重制约长期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十七大报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两个字的改动,寓意深远,意义重大,针对性和指导性更强,有着深刻内涵。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就是实现“三个转变”,这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进一步加深的背景下,我们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增强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十七大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因此,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第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3)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它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措施,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展现了美好蓝图,开辟了广阔道路。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一是我国人口多给资源环境带来重大压力,人口过多,大大增加了对资源的索取量和对自然界的排放量,从而使人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与日俱增。二是我国资源相对不足、资源消耗高、资源利用效率低已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三是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威胁着人的生存和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发展经济所走的都是粗放型增长的路子,在计划经济年代,由于经济发展慢,资源的供求矛盾不是很明显。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各地经济发展步伐加快,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资源稀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软肋”。由于资源消耗大,资源供应短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资源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大,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加快,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镇化步伐加大,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对资源的需求必然大幅增加,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国情的要求、形势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也是协调人与自然、人与地球关系的问题。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意挥霍,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建设友好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lpa777K
0
考研政治
相关试题推荐
大湾公司实施工间操制度的经验揭示:一个雇员,每周参加工间操的次数越多,全年病假的天数就越少。即使那些每周只参加一次工间操的雇员全年的病假天数,也比那些从不参加工间操的要少。因此,如果大湾公司把每工作日一次的工间操改为上、下午各一次,则能进一步降低雇员的病假
某建筑工程招标,有8个建筑公司投标。招标的结果由评委们投票决定。结果显示出以下情况:第一,如果爱达公司所得的选票比北方公司多,同时卡门公司所得的选票比大同公司多,则长江公司中标。第二,如果北方公司所得的选票比爱达公司多,或者天宇公司所得
某综合性大学理科学生多于文科学生,女生多于男生。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Ⅰ.文科的女生多于文科的男生。Ⅱ.理科的男生多于文科的男生。Ⅲ.理科的女生多于文科的男生。
每年科学家都统计在主要繁殖地聚集的金蟾蜍的数量。在过去十年中,每年聚集在那里的金蟾蜍的数量从1500只下降到200只。显然,在过去的十年中,金蟾蜍的数量在急剧下降。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使上文中的结论适当地得出?
司机:有经验的司机完全有能力并习惯以每小时120公里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安全行驶。因此,高速公路上的最高时速不应由120公里改为现在的110公里,因为这既会不必要地降低高速公路的使用效率,也会使一些有经验的司机违反交规。交警:每个司机都可以在法律规
从理论上说,模拟系统比数字系统先进。在纯模拟系统中,一个信号可以无限制地细化,而数字系统不可能得出比其数字单位所能表达的更精确的信号。但是,此种理论上的优点也带来实践上的短处。在模拟系统中,初始信号的每一步细化都对初始信号有极细微的改变,因为此种细化没有限
小张想买套房子,目标锁定在以下3套房子中选1套。已知:这3套房子有1套是B户型,另1套在15楼,第3套面积是156平方米。其中,A户型不在9楼,C户型不在32楼。130平方米的房子不在9楼,105平方米的房子不是A户型,130平方米的房子不是C户型。
近年来,有个别地方出现孩子辍学现象,这与某些家长的认识有关。有些农村家长认为,反正孩子今后长大要外出打工,现在根本没必要上学读书。显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据此,可以推出以下哪项?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包括
随机试题
寓言式象征意象
物流中“二律背反”的状态主要表现在()
5个月小儿一直牛乳喂养,检查发现血清铁蛋白下降。另一名同龄小儿一直母乳喂养则无此改变,原因是
与网络计划终点相连接的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等于网络计划的( )。
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可按信息层次划分为管理型、业务性和( )信息。
参观法能够使学生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多加运用。
小张、小汪和小李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其中一人考上公务员,另外两人成为老师和作家。已知:(1)小张和作家都在北京工作。(2)老师在上海工作。(3)毕业后小李乘坐高铁去看望过考上公务员的同学。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某金库发生了失窃案。公安机关侦查确定,这是一起典型的内盗案,可以断定金库管理员甲、乙、丙、丁中至少有一人是作案者。办案人员对四人进行了询问,四人的回答如下:甲:“如果乙不是窃贼,我也不是窃贼。”乙:“我不是窃贼,丙是窃贼。”丙:“甲或者乙是窃贼。”
WhatdoweknowaboutSheila?
WhenyoubuyaT-shirt,orafurcoatinastore,itoftencarriesalabel(标签)tellingwhomadeitorfromwhatstoreitwasboug
最新回复
(
0
)